柔肩担道义,暖语定纷争——记肥西县人民法院民一庭女子合议庭

23.02.2017  16:05
 

  安徽法院网讯    在肥西法院民一庭有这样一个合议庭,她们是清一色的女儿身,平均年龄三十岁,全部拥有法学本科以上学历,她们充满阳光,朝气蓬勃,勇敢担当起复杂疑难民事案件审判的重任,她们文质彬彬,轻声细语,但却彰显法律的尊严与司法的权威,她们虽然铁面无私,但却让当事人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这就是民一庭的女子合议庭。

  肥西法院民一庭共有人员10人,女性8人,占到全庭人数的80%,但却巾帼不让须眉,担当起全庭80%以上的审判任务和日常工作,撑起了半边天。民一庭主要审理离婚、抚养、赡养、民间借贷等传统民事案件及房屋买卖、土地承包、建设工程及劳动争议等新类型案件,案件类型丰富,案情复杂,当事人素质参差不齐,对立情绪大,处理不好很容易引起矛盾激化,造成社会影响,破坏司法公信力,女法官们组成的女子合议庭,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勇敢地挑起审理工作的重担。

  女法官们感情细致,心思缜密,办起案子来严谨踏实,认真负责。办理每一个案件,她们都会认认真真去翻阅卷宗,写阅卷笔录,严格依照程序通知当事人,送达相关法律文书,履行法律手续。女法官们也会主动站在当事人的立场,充分考虑保障各方的诉讼权益,为了保持中立,在会见当事人的时候女法官们都是尽量通知双方同时到庭,而不是单独约见某一方当事人,避免了先入为主,偏听偏信。女法官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工作方式,令当事人心悦诚服,都能积极配合法官工作,而且也从内心接受了法官的人格品行,认可她们的职业道德,相信案件到了她们手里会做到依法办理,公平公正。

  女法官们不光办案程序严格,充分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在认定案件事实、准确适用法律上也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民一庭庭长苏绍军根据庭里的人员结构特点,注重发挥女法官们的个性及专长优势,鼓励女法官们主动学习新知识,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形成各自的办案特色及风格。比如副庭长朱利琴在民一庭工作八年之久,长期接触农村老百姓,对于土地承包、征地补偿款分配等纠纷,能否受理,能否支持诉请,理解深刻,把握准确,或裁或审,当事人均能接受并息诉。吴丁蔷法官虽是名85后,但对于劳动争议案件,条分缕晰,全面细致,成功审结多起集团性劳动争议案件,既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又维护了用人单位的合理诉求。再如朱丽晖法官,说起话来慢声细语,但对于当事人的无理诉求,坚决驳斥,理性从容。有一次,一起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宣判时,当事人在朱法官的办公室采用非常规方式进行摄录,朱法官处变不惊,不动声色,用法言法语给予当事人答复,真正做到了以案释法,明法析理,维护了司法权威,彰显了法律尊严。杜倩倩、薛明玉等女法官,虽然年轻,但均能学以致用,以用促学,在办理房屋买卖、婚姻家庭等案件中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方法与裁判思路,年均结案近200余件。还有民一庭的三位90后女书记员们,青春亮丽的形象与雷厉风行的身影,构筑起审判一线的一道美丽风景。

  这就是民一庭的女法官们,她们审判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清正廉洁,为民司法,公正司法,受到了全院上下及案件当事人的一致认可。这就是民一庭的半边天,因为平凡而美丽,因为真实而感动,因为奉献而伟大,她们没说过什么气吞山河的豪言壮语,也没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伟大壮举,她们只是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工作,孜孜不倦,执着奉献于自己追求的审判事业,奋斗不止,用春风化雨般的语言滋润着当事人的心田,用滴水穿石般的毅力捍卫着法律的尊严,用坚如磐石般的信念维护着社会的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