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访肥东长临河:安置点生活有序 生产自救阶段将启

15.07.2016  02:40

重访肥东长临河:安置点生活平稳有序 生产自救阶段将启

重访肥东长临河:安置点生活平稳有序 生产自救阶段将启

重访肥东长临河:安置点生活平稳有序 生产自救阶段将启

重访肥东长临河:安置点生活平稳有序 生产自救阶段将启

重访肥东长临河:安置点生活平稳有序 生产自救阶段将启

重访肥东长临河:安置点生活平稳有序 生产自救阶段将启

人民网合肥7月13日电(刘甜甜 苗子健)昨日午后,久违的阳光普照合肥。位于巢湖之滨的长临河小镇,宁静得让人很难联想起一周前的那场大水——7月5日晚间,连日的强降雨导致姚埠圩溃堤,汹涌的洪水倾泻而下,淹没了农田、侵占进农家,在圩内居住的4552人连夜紧急转移。如今,随着水情逐渐稳定,转移群众投亲靠友陆续离开,564名无处可去的群众还依然生活在附近6个安置点里。

天气越来越热,他们在安置点里的生活还好吗?食品安全、卫生防疫,这些方面有没有啥问题?什么时候他们才能重返家园?人民网安徽频道记者再次来到长临河古镇,一探究竟。

抗洪“父子兵”:人晒黑了嗓子哑了

俗话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在这次抗洪救灾中,罗洪村的洪礼树和洪剑,就是这样一对“抗洪父子兵”。

已经放暑假的长临河中学,如今成为了镇上一个较大的安置点。在这里,转移出来的群众把课桌拼凑在一起,用来堆放生活用品。而各个救灾部门送来的折叠床、棉被等物资,颜色各异,次序排开。69岁的洪礼树,人生中第一次扮演起了“宿舍长”的角色。每天统计、清点“宿舍”里的人员情况,按时领取一日三餐并分发给大家,“室友”们有啥需求,也都会及时向他提出。

“住在这里的都是家门口的乡亲,互相知根知底,也都能相互体谅。”洪礼树笑着说,这个“宿舍长”当得,虽然操心,但是很乐意。他的一生中,已经经历了五次洪灾。最早的那一次,他才七八岁。“全家人眼睁睁看着洪水淹了田、进了家,房子倒了,只能到高岗上搭个窝棚。一家人挤在一起,身上给蚊虫咬得全是包,脸上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更令他难忘的,是受灾之后挨饿的经历。“啥都没得吃。只能等到雨停了,盼着有船摆过来,上面运的米呀、面呀,都比平常贵得很。”

前几天,洪礼树趁着天气还不错,回到家里看了一眼。“屋里的水还有脚脖子那么深。”好在,村里通知得早,家里值钱的东西都在堆放在高处,没有太大的损失。尽管暂时回不了家,但他还是很感激:“在安置点里,有床睡,有风扇。一日三餐都是镇里送来免费给大家的,能吃饱。活了一辈子,受灾后能被照顾得这么好,还是第一次。”

不一会,洪剑来到安置点办事情,洪礼树乍一见,差点没认出来!平时白皙的儿子,此刻晒得像泥鳅,嗓子哑得像破锣——父亲在安置点里贴心服务乡亲们,儿子则在大堤上日夜严防死守。作为罗洪村的民兵营长,自从进入汛期后,洪剑就很少回家了。破圩以后,先是帮助群众转移,然后又跟村镇干部们一起,白天黑夜都奋战在堤坝上。汛情最危急的时候,他在坝上接连干了三天两夜,只睡了三个小时,又折返回来继续干。“困得脑子都不够用了,想看看手机上的时间,都认不清。”

党员上一线:冲在最前 不畏艰险

正当本网记者在长临河镇走访时,有一组抢险队正准备出发。以青年党员为主力的抢险队伍,都已经晒得黝黑,脚上的胶鞋也满是泥巴。在灾难面前,当地的党员同志们英勇地冲在最前面,把抗洪救灾的前线,当做“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阵地。

长临河镇常务副镇长王正银的脚,肿痛得令他走路时都跛着。5月份时,他的脚刚做过关节手术,医生叮嘱要卧床静养,减少走动。然而,彼时正是秸秆禁烧的关键时期,术后两个星期他就下床上班了。禁烧工作还没结束,汛期接踵而至,王正银忍着剧痛,一瘸一拐地坚持上了堤坝。

5日夜间,姚埠圩内刚开始塌方时,王正银就在现场。抗洪抢险的指挥部就设在村委会,200米外就是洪水咆哮着冲击的大堤。“镇里、各个村里的同志全上了,十几台挖掘机忙着运土,所有人来回奔忙抢险。”彼时,坝上全是烂泥巴,走一步,脚就陷了进去,再抬起来就要耗费很大力气。王正银踩着烂泥,24小时不间断地奔忙在坝上,伤口受摩擦红肿,宽大的胶鞋都被撑得鼓起来,疼得钻心。同事见状,赶忙找来消炎药水和纱布帮他消毒包扎,疲累交加的他,眼睛盯着一样静止的物品只要超过20秒就能睡过去。

如今,巢湖水位在缓慢下降,但被淹的农田和村庄暂时还不具备回迁条件。“现在最怕的就是村民们弄个大木盆就自己摆渡回去了。”王正银说,眼下的主要工作就是照顾好转移出来的群众。“每天的饭食都保证卫生、休息点都定时消毒。给安置点的群众提供了安全饮用水、安装纱门纱窗防蚊虫,晚上还有电视和播放红色系列电影。每天有公安干警值守,也有医护人员定点值班,逐步改善安置条件。”

不仅如此,长临河镇防指还成立了巡查维稳组,出动40多人次,对在水毁地区进行偷鱼电鱼、偷盗财物等违法现象和其他安全隐患,进行全天候巡查并严厉打击。“我们要守卫好群众的家园,帮助他们早日重返,为下一阶段的生产自救做好准备。”

原标题:重访肥东长临河:安置点生活平稳有序 生产自救阶段将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