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保风险高发 外部施压银行左右为难

16.06.2014  11:05

  从去年开始,山东多地爆发联保危机,企业数量、涉及信贷金额至今仍在不断扩大。据知情人士透露,近期多家企业陆续出现问题,个别规模较大、知名度较高的企业也牵涉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一边是各项指标考核的压力,一边是政府出手干预,究竟应该选择“自保”还是“顾全大局”,令银行左右为难。

  “老板跑一个,企业倒一片”,在联保圈中,任何一家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风险,都可能形成多米诺骨牌,引发连锁反应。影响最为直接的除企业自身外,还有为其提供贷款支持的银行机构。记者从山东某银行获悉,最近几个出问题的联保圈,所涉银行信贷资金都以十亿元计。

  某银行机构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联保贷款涉及企业众多,每家企业又都涉及至少1家以上银行机构,因此联保企业一旦出现风险,将会影响到多家银行。”记者了解到,除大型银行外,股份制银行、城商行乃至外资银行均受到此次联保危机影响。

  联保贷款是指三家或三家以上企业自愿组成担保联合体,联合向银行申请贷款,其中一家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后,联保体所有成员都需承担还款连带责任。2012年,正是这一贷款模式将浙江几百家企业拖入债务危机。由于联保贷款属于信用贷款,允许企业无抵押,因此如发生风险,银行损失难免。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联保危机的爆发正在从南方省市蔓延至北方,如经济下行趋势不变,今后或许还会波及更多地区。

  事实上,风险的暴露已令部分银行暂停联保贷款业务。广东某地银行机构负责人向记者透露,由于钢贸联保圈出现问题,目前该行不接受联保贷款申请。即便目前仍可办理联保业务的银行机构也提高了办理门槛。同样是在广东,某银行机构负责人表示,为了避免损失,联保贷款也需要企业提供相应的抵押物。

  在山东,眼下联保危机的暴露或许仅仅是冰山一角。今年年初,山东长兴集团正式破产重组,而由其肇始的联保危机却在扩大。某商业银行负责人表示,企业联保在山东当地较为普遍,即便如长兴集团这样的上市公司也会参与。据记者了解,山东多家上市企业均被发现参加联保圈。早在2012年,某研究机构就统计发现,山东上市公司为非关联企业担保的数量仅次于浙江。

  某银行机构负责人表示,一方面,上市公司参与联保较容易获得银行信任,能够顺利获得贷款;另一方面,关联及非关联企业数量众多,联保圈往往会呈现几何数字增长,波及面较大。

  联保贷款曾是银行突破抵押物限制、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尝试。而其最大的问题在于将同行业企业,如钢贸、家具等行业作为相互的担保者,因此当行业遭遇危机时,所有企业就难逃厄运。

  不过,据记者了解,与前几年江浙等地爆发的联保风险不同的是,山东联保企业圈多为不同行业企业。某知情人向记者透露,近期出现问题的某地联保圈,联保成员企业分属制造、科技、医疗等不同领域。而对于风险的出现,地方政府将其归因于经济下行。

  联保贷款风险已经引起相关部门的警惕。此前有媒体报道,金融监管部门正在加强联保贷款风险防范。广东某地银行机构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地方政府要求联保企业如发生问题时,银行不要抽贷。不过该负责人表示,为保证信贷安全,部分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往往会“闻风而动”,提前抽贷以“自保”。

  对于银行抽贷问题,曾有媒体报道,监管部门表示,银行不能猛然抽贷,要用时间换空间,维持住局面,等待经济好转。

  山东某银行机构负责人透露,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已要求银行要“顾大局”,为防范化解企业资金链紧张引发的联保圈潜在风险,维护当地经济金融稳定、安全。同时,还明确提出,对联保圈内尚在经营的企业,银行不擅自抽贷、压缩授信;信守诺言,对承诺发放的贷款,及时足额到位。

  某银行机构负责人表示,抽贷应是指尚未到还款期限,银行便抽回信贷资金。而相关部门的要求是,即便是已经出现问题的企业,银行也要办理续贷或增加授信,保证企业资金链条不会断裂。鉴于联保圈涉及银行众多,政府及相关部门更是要求,银行要统一行动,共进共退。

  作为独立自主的主场竞争主体和经营主体,银行能否如政府所愿“共进共退”?目前银行普遍在左右为难中。某银行机构负责人表示,作为上市企业,为保证股东权益,必然会更注重信贷质量安全。但考虑到银行信贷资金往往涉及联保圈多家企业,某一家企业出现问题,其他企业也会受到牵连,银行损失有可能更大。从损失大小的角度考虑,可能会响应政府号召,但也要参考其他银行的做法。

  一些部分银行更倾向于“自保”。有银行机构负责人表示,政府要求对发现风险苗头的企业,要及时向属地政府报告,不擅自采取压贷、抽贷、提前催贷、起诉和查封等非常规手段,这些要求并不符合银行风险管理的要求,银行难以做到。

      (责编:张樱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