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考上重点大学 酷暑打临工挣学费

30.07.2015  19:28

  →今年被华东理工大学录取的骆之兰,在南岗镇的家中展示刚收到的录取通知书

  得知自己高分考上梦想中的全国重点大学,18岁的骆之兰在享受了片刻的欣喜过后,却陷入深深的忧愁。她无法像同龄的同学们那样,轻松度过这个暑假,因为,家里已经无力为她提供学费,她要设法打工挣取学费。

  骆之兰在出生后不久,就被亲生父母抛弃,后来,她被好心的养父母收养。可是,养父在几年前又不幸去世,这让本就贫苦的家庭雪上加霜。日前,辖区南岗镇团委了解到骆之兰的困境后,设法帮助她找到一份临时的工作。

  养父去世养母供女儿上学

  骆之兰家住合肥市南岗镇,她乖巧文静,比同龄的孩子要懂事许多,对于自己的身世,她毫不讳言。“我出生才三个多月,就被我爸妈收养了。”骆之兰说,3年前,她无意中得知这个令她震惊的消息,“从小到大,爸爸妈妈非常疼爱我,我压根没有想到,我不是他们亲生的。”

  在骆之兰14岁那年,养父因车祸去世,“爸爸原本是个菜农,但后来卖菜生意不好,为了给我攒学费,他便去干保洁。”骆之兰说,事发当天,她的爸爸在去上班的路上遭遇车祸。

  提起已经去世的爸爸,泪水瞬间溢满了她的眼眶。“那一天,我一整天都心神不宁。”放学回到家后,她得知了噩耗,一下子瘫倒在地上,和妈妈抱头痛哭。

  在爸爸去世后,母女俩的日子更加艰难了,为了供她读书,妈妈在一家工厂打零工,每天早出晚归,“一个月工资1000多元。”靠着这份微薄的工资,骆之兰艰难地读完了初中、高中。

  “从小到大,我的学费一部分是爸爸妈妈辛辛苦苦攒的,还有一部分是靠学校发放的助学金。”她说,读书的机会来之不易,她非常珍惜。面对贫困,她显得格外从容淡定,“我不觉得苦,只是心疼爸爸妈妈这么多年的付出。”

   喜忧交织大学学费成难题

  今年的高考,骆之兰以641分的好成绩,被华东理工大学法学专业录取。收到通知书那一天,母女俩喜极而泣,骆之兰一个字一个字地将通知书上的内容读给不识字的妈妈听,“读完后,我俩哭得跟泪人似的。”那泪水一半是兴奋,一半是担忧,学费成为压在母女俩心头的一块巨石。

  “我担心学费,害怕上不了大学。”想着想着,骆之兰就泪流满面,很快,她擦干眼泪,“我决定靠自己的双手挣学费。”

  很快,在南岗镇团委的帮助下,合肥一家园林绿化工程公司为她提供了一份工作,7月13日起,她开始了早出晚归的打工生活。每天,她除了要完成文件收集管理、后勤服务等工作,还要帮忙进行人事招聘筛选。考虑到她的家境,公司破例为她开出了2000元/月的工资,“拿到工资后,我会全部交给妈妈。”

  有时候,她还要冒着高温前往施工现场,和同事一起从事人员培训、转正考核工作,烈日下,她抱着资料奔波在一个个施工现场,却从没喊过一声热,叫过一句苦,“比起工地上那些挥汗如雨的工人,我流的汗不算什么。”

  在高昂的学费面前,骆之兰也渐渐乐观起来,她说,如果实在凑不齐学费,就申请助学贷款,“我还准备找份家教兼职,自己挣生活费。”她说,再苦再难,也不会放弃读大学,“上大学是爸爸对我的期望,我不能让他失望,小时候,家里那么贫困,他们都没有让我放弃读书,现在我更加不能放弃。”

  -相关新闻

  贫困学子圆梦“金秋助学”

  合肥晚报讯合肥市总工会启动“金秋助学”活动,为职工群众架起了“连心桥”,全力帮助困难职工特别是困难农民工家庭子女实现求学梦想。

  今年的“金秋助学”活动资助对象为所在单位建立工会组织、本人是工会会员的在职职工(含农民工),其子女参加2015年高考被录取(含本科、专科、高职)的困难家庭,持低保证的家庭一次性资助4000元,家庭人均月收入不超过765元,或家庭人均月收入在2000元以内(含2000元),但由于家庭成员患病、残疾及单亲等其他特殊原因,造成家庭实际人均月收入不超过765元的困难家庭一次性资助3000元。

  “金秋助学”活动的截止时间为8月21日,符合相关条件的,可向本人所在单位工会提交申请,最终由合肥市职工帮扶中心集中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