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强科技“内功” 补齐制造“短板”

11.03.2016  17:29

时间:3月8日上午10时许

地点: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全体会议会场

人物:全国人大代表、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院长 陈学东

从外观上看,我国一些钢铁材料与国外产品没什么差别,可是国产材料使用一两年后,各种性能都衰减很快;而国外产品使用一二十年,性能都非常稳定。这是为什么呢? ”全国人大代表陈学东在发言中提出,这种现象暴露了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短板”。

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投入比较少,是制约装备制造技术水平的第一个原因。由于研发投入不足,技术储备薄弱,一些企业只注重模仿国外产品的外形,不讲究内在质量。不少企业也想精益求精,但是不知道从哪里突破。

第二个原因是标准制定有问题。我国产品标准化委员会主要是由供给方组成的。换句话说,钢材的标准是钢厂共同制定的,冰箱的标准是冰箱厂共同制定的。而国外产品标准化委员会中,产品用户要占50%以上,这样更加符合需求方的利益。我国政府虽然出台强制性安全技术规范来弥补这个不足,但这种规范往往滞后于标准。

第三个原因就是装备制造业缺乏高技能人才。一方面由于高技能人才待遇比较低,另一方面则与高考制度有关系。高考录取从高分到低分,先是北大、清华,再是‘985’学校,然后‘211’学校,一本、二本、三本学校……多少分就能上职业技术学院?250分左右。而在德国,只有比较高的分数和很好的素质,才能上职业院校。

补上高端装备制造的“短板”,必须坚持技术研发、标准制定、人才培养“三管齐下”。陈学东代表建议,中央财政应加大对高端装备制造业基础研究和应用研发的投入,争取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有关部门在标准制定中,要与国际标准对接,扩大用户在标准化委员会中的比例;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培养高技能人才,尤其是支持企业办学,为建设制造强国提供坚强人才支撑。(吴林红 汪国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