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九一八”事变83周年:勿忘国耻
今天是“九一八”事变83周年,尖利的防空警报又将响彻中国东北,人们的目光将再次聚焦事变始发地辽宁沈阳。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中国不忘历史,主动回击日本右翼势力挑衅,防止“国耻日”再次发生。
“九一八”警钟长鸣 警示日本右翼势力
1931年9月18日,日军践行“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的宣言,派关东军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和沈阳城,蓄意制造“九一八”事变。
这一天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华民族在这一天彻底觉醒,但也为此付出了3500多万人的巨大牺牲。经过14年不屈不饶的顽强抗战,中华民族最终赢得了抗击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胜利。
“九一八”事变已过去83年,但它带给国人的耻辱和痛苦记忆不会被忘记,为牢记这段屈辱历史,全国各地将展开各种形式的纪念。今日,安徽档案馆将首次公开抗战档案,70余件档案为日寇侵皖和在华所犯下的累累血债提供了铁证。黑龙江在9时至9时10分也将按计划在全省统一试鸣防空警报。为纪念“九一八”事变,辽宁在前一天首次展出了国际联盟赴华调查“九一八”事变真相的档案。展出的档案包含了“国联赴华调查团发表的‘九一八’报告书”等历史档案的手抄版和电子版共92件。报道称,在“九一八”事变83周年前一天展出档案,就是希望国人在参观中能够缅怀那些为国献身的革命先辈,同时不忘历史、警钟长鸣。
当前,日本国内政治右倾化加剧。安倍新内阁成立不久,就被欧洲媒体爆料新任内阁成员和崇拜纳粹的日本极右翼团体代表合影,外媒称这些合影不禁让人怀疑“难道安倍身边都是右倾的政治家”?连日本专家都批评称“右翼内阁诞生了,再没有比这更危险的事情了”。
分析称,以安倍为首的日本右翼势力不承认侵华历史,甚至篡改历史教科书,无论是公开抗战档案、展出国际联盟调查真相档案,还是纪念“九一八”事变,都将是对当代日本右翼势力的有力回击。
纪念“九一八”,不是为了延续历史的仇恨,而是为了和平,为了牢记用血的代价换来的沉痛教训。据统计,日本近代史上发动的10余次对外侵略战争中,绝大多数针对中国。一个国土面积还不到中国3%的岛国,为何敢一再进犯我国?历史给出了最好答案。
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冯昭奎表示,“今天回顾这段历史对于日本吸取历史教训、不要重蹈覆辙非常重要。”
纪念“九一八”,“就是为了让‘勿忘国耻’深入每个中国国民心中。弱国无外交,无论在什么时代都是如此。”前中国驻日本大使徐敦信称。
中方不忘国耻 主动回击日方挑衅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炮击中国东北军的北大营并向沈阳进攻,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83年后的今天,日本右翼势力不但没有反思,反而接连做出美化歪曲历史、企图破坏二战后国际秩序的言行。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联合会会长童增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日本右翼势力对军国主义的怀念,值得全世界警惕。
日本防卫省8月5日发表2014版《防卫白皮书》,恶意炒作中国军事透明度、东海防空识别区等问题,同时老调重弹,鼓吹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对于日方这种颠倒是非黑白的行径,中方表示坚决反对,并提出严正交涉。
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杨宇军8月10日指出,日方在白皮书中罔顾事实,抹黑中国和中国军队形象,实质上意在为解禁集体自卫权、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则”、大力扩充军备等制造借口。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是中国作为主权国家拥有的正当权利,别人无权说三道四。
事实上,除去否认侵略历史、渲染“中国威胁论”,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也存有妄想,频频挑衅。两年前,不顾中方的一再反对,日本政府执意对钓鱼岛及其附属的南小岛和北小岛实施所谓“国有化”,近期,日方更是宣称将组建钓鱼岛警备部队。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驳斥道,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日本的任何示强行动吓唬不了谁,也无助于解决问题。中方希望日方拿出诚意和实际行动,为妥善解决问题做出实实在在的努力。
值得注意的是,面对日本右翼势力,中国不再向以往那样在其发起挑战后,仅仅就事论事进行被迫反制。
“中国变被动为主动,纪念‘九一八事变’是对日本不利于世界和平行径的主动反击。”童增指出,今年以来,中国先后公开一系列日本侵华暴行罪证,并高规格举行抗战纪念活动,表明中国正主动反制日本右翼势力的猖獗挑衅。
从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到甲午海战120周年,再到一战爆发100周年,仅在今年7月份,中国就公开纪念了三场战争。9月3日,中国迎来首个抗战胜利纪念日,首都各界举行隆重纪念活动。
童增认为,在这样的背景下,纪念“九一八”显得更加凝重。“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战的起点,纪念是为了更好的铭记历史,激发中国人加倍努力,只有国家富强了,国耻日才不会再次发生。
此外,针对处于冰冻期的中日关系,童增认为,中国维护二战后国际秩序、维护反法西斯胜利成果的行动,与日本右翼势力产生了冲突,但真理在中方。“日方要化解冰冻期,必须正视历史,尊重中国的领土完整,真正的为侵略中国谢罪。”
责编:李新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