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钳”辟出幸福路

04.06.2020  14:40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6月2日,肥东县马湖乡三官社区的龙养殖户刘长明又和往常一样,凌晨四点起床,来到他承包的200亩虾塘,把前一天客户预定的200多斤龙虾从虾网里捞了上来,刚刚忙完,客户就上门了。“今天的成交额是4600元,跟高峰期的一万多元没法比。”刘长明嘀咕。

  刘长明现在是马湖乡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养殖大户,他承包的500亩田和200亩虾塘每年能带来几十万的收入,日子过得非常红火。这让人很难想象他曾经是贫困户。十年前,他们家真是家徒四壁。老伴长年患有腰间盘突出、腰肌劳损、肩周炎,丧失劳动能力,儿子正在上学,学费全部靠借,粮食紧张的时候,吃了上顿愁下顿,50岁不到的他头发全白了,说起过去的苦日子,这个肥东汉子忍不住要落泪。

  2014年,社区书记来到他们家,为他办了扶贫户的确认手续,并申请了一笔扶助资金。刘长明很有志气,既然政府帮扶我了,我就要好好干,绝不能偷懒。他在当地承包了田地,自己买了旋耕机,种起了庄稼。这些年小龙虾行情越来越好,成了当地的特色产业,在表兄的提醒下,他又承包了40亩虾塘,结果当年就取得了几万元的收入,第二年就脱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刘长明一下子看到了商机,进一步扩大虾塘,眼下已经有200亩了。

  养龙虾是一件苦事,每天都要下塘喂食,每个星期都要消毒、改水,上市季节早上四点就要起床,因为收虾的客户来得很早。刘长明就这样早出晚归,日晒雨淋,他要用自己的勤劳,来巩固脱贫致富的“战果”。他的虾塘水质好,龙虾干净、个头大,想要买还得提前预约,每斤价格要比市场价稍微贵一两元钱,而且从不讲价钱。在刘长明看来,物美就不能价廉。

  如今刘长明成了马湖乡扶贫工作的成功典范,他自己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鱼大肉不敢吃了,怕“三高”。他准备端午节过后,和儿子一起去合肥买个120平米左右的房子,想让儿子将来在合肥安个家。不仅如此,今年他还想在社区的贫困户里雇两个固定工人,自己富了,也得拉乡亲们一把,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们是国家帮扶富起来了,我们也带动别人富起来,这样国家的投入就少一点,大家都富了,我们国家才会富。”

  刘长明预计,这个夏天他的200亩虾塘至少能带来15万的纯收入,“红”就快要换成“红钱”了,勤劳致富不是一句空话,有眼下的扶贫政策,只要肯干,就一定会过上好日子。(文字、编导:张弓  摄像:严鹏)

[ 编辑:关子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