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中国湖泊论坛昨召开

24.10.2014  10:47

    如何防控蓝藻?河道生态如何重建?面源污染怎么控制?中国第四届中国湖泊论坛昨召开,合肥市环湖办就巢湖治理的难题面向与会专家和学者征集方案。来自全国各地以及部分欧洲专家就此给出了建议。

  如何防控蓝藻

 

  藻类水华爆发事件的处理中,如何采取有效手段抑制藻类生长?在藻类形成中究竟什么原因是主导因素?

  关注气温、日照和风速

  据卫星监测,蓝藻爆发期集中在每年的5~11月,其中9、10月是主要月份。省巢湖气象局解释,适宜的温度下,蓝藻生长繁殖迅速。此外,充足的日照、低风速都有利于蓝藻形成。“夏秋两季盛行东北偏东风,蓝藻便易在西半湖聚集。 ”该局建议关注这些因素的变化,同时太湖流域预防、预测和预警的实践也可为巢湖流域借鉴。

  咋控面源污染

  巢湖沿湖四周均是农田,化肥农药的污染不可避免。有哪些面源污染治理与环境管理技术能够被巢湖借鉴?

  减少农田对化学品依赖

  “一靠防控、二靠技术。”安徽省地质调查院说,可通过化肥和农药减施、生态拦截、农药替代、改变不合理的种植方式,防止农业种植造成的污染。 “通过精准化肥技术和畜禽粪便、农村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施用有机化肥以培肥地力,减轻农业生产对化学品的过度依赖。 ”

  该建哪些湿地

  污染湖泊水体环境的改善需要构建完整的梯级湿地体系,湖滨带的生态系统重建修复是湖泊的天然屏障,巢湖将构建哪些湿地及湖泊消落带?

  打造滨湖生态隔离带

  “人工湿地可对污水进行天然净化和人工处理,巢湖西半湖污染严重与南淝河、十五里河出口水质差有关,可建立湿地将南淝河、十五里河接入人工湿地,提升入湖水质。 ”上海市青浦区香花桥水务管理所建议。

  合肥市规划设计院则建议,针对巢湖北岸区域开展消落区修复,构建滨湖生态隔离带,形成有较高物种多样性的复合生态系统。

  如何修复生态

  巢湖流域部分河道水生动植物消失、水体自净能力下降。怎样才能修复退化河道生态功能?

  环巢湖可打造三大生态区

  合肥市规划局透露,巢湖生态将分区管控:将环巢湖地区的整体生态体系结构概括为为“一环三片,多廊多点”,包括环湖生态林,东大圩—南淝河湿地、三河百塘源湿地、银屏山三个生态区,以及由南淝河、派河等构成的多廊和派河、黄麓等构成的多点。 “巢湖地区划分为生态控制区、生态保育区、生态协调区三个生态管控。 ”据悉,省城计划针对这些区域的不同特征制定不同管控措施。

  可用哪些技术

  哪些技术可帮助巢湖展开监测评价?哪些技术又可以运用到巢湖的实际治理中?

  可用“欧盟元素”修复水体

  利用MODIS卫星遥感监测的卫星资料,可分析巢湖蓝藻水华持续爆发与气象要素间的规律。环巢湖地区生态管控分区的划分以南京地理湖泊所水生态功能分区为依据,结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技术要求,采取了GIS等技术方法。此外欧盟水框架指令和近自然设计理念可运用于小型水体生态修复示范。

  治理目标

  到2015年,环湖主要河道水质趋于好转,南淝河、十五里河、派河等重污染河道水质从现状的劣Ⅴ达到Ⅴ类及以下,东部湖区水质由现状的Ⅳ类达到Ⅲ类,西部湖区水质从现状的Ⅴ类或劣Ⅴ类达到Ⅳ类,湖区蓝藻爆发得到初步控制。

  到2020年,环湖主要河道水质明显改善,南淝河、十五里河、派河等重污染河道水质从现状的Ⅴ达到Ⅳ类及以下,东部湖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在Ⅲ类,西部湖区水质稳定到达Ⅳ类及以下,湖区蓝藻爆发得到有效抑制。

  声音

  巢湖年引水量或达7亿立方

  “巢湖东南部的西河、兆河是重要排洪通道,也是可利用的应急引江线路。通过疏浚兆河和西河断面,实现应急补水引流,可达2亿立方米;今后引江济淮可实现5亿立方米的引水,这样巢湖年引水量可达7亿立方米。 ”

  ——合肥市环湖办主任 高斌友

责编:李新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