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风采】用一年的时间做一生难忘的事情——专访第十六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刘畅

13.07.2015  13:52
 

本网讯 (学生记者 陶承萍)用一年的时间,做一生难忘的事情。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刘畅经历了从学生到老师身份的转变。他意识到,自己作为一名支教教师,肩上担负着学生们的梦想,是他们人生道路上的指路明灯。

2014年8月25日,带着青春的激励与梦想,刘畅以一名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安徽大学第十六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的身份前往重庆市丰都县,开始了为期一年的志愿服务。



第十六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 刘畅

 

初到重庆丰都职教中心,刘畅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刘畅说:“学生基础、成绩都比较差,教学工作开展比较困难。”刚开始时,他也感到很苦恼,并为此想了不少办法。后来他发现,对于这里的孩子来说,感化教育是最好的教育方法。他用爱点燃学生的心灵,用心去对待学生,孩子们也用真心和成绩回报了他。

在支教生活中,刘畅经历了第一天初为人师的不适,第一节语文课的期待与紧张。他告诉学生们,请正视你的每一次机遇,哪怕它只是轻轻敲响你的门;请珍惜你的校园生活,因为只有今天的汗水才能锻造出明天的美丽!在刘畅的指导下,学生们学习的热情有了很大提高。他所教的学生,参加丰都县“手拉手参与五城同创,心连心共建美好家园”演讲比赛获得二等奖一个,优秀奖三个;在2015年丰都县中小学“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演讲比赛中,获二等奖两个;在校级征文比赛中获三等奖一个。他所带的班级被评为“优秀班级”。

刘畅说,他愿意用三个字来概括这一年遇到的所有的人和事——白、红、金。白,那里的孩子如水一样灵动,淳朴得就像一张白纸,需要老师们带领他们描绘出属于他们的人生画卷。红,是职教中心的领导、老师、学生们,乃至当地人民的热情带给他的温暖和感动。金,这一年是人生发光的一年,不管是自己,还是学生们。支教的经历使他学会了站在他人的角度想问题,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更大程度地学会了担当,真正体会到了责任对一个人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