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合肥文博会用创意引领美好生活
9月21日,为期四天的第九届中国(合肥)国际文化博览会圆满落幕。本届文博会继承并发展了历届“专”、“特”、“新”、“奇”、“精”五大要素,十二万件精品云集展出。短短四天,到场101.3万观众,拥挤的人流中,难以把那些工艺精品、非遗绝活、创意产品、精彩演出尽情欣赏、细细品味。
城市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城市的灵魂。第九届文博会,展现出合肥这座千年古城的最新风貌,让“开明开放 求是创新”的合肥精神为人熟知,让“大湖名城 创新高地”的合肥名片熠熠生辉。透过文博会这扇窗,合肥文化大全景一目了然。要说本届文博会最大的亮点,当是“文化+”内涵的充分展现。“文化+科技”、“文化+互联网”、“文化+旅游”、“文化+创意”,这无疑是当今文化发展的最前沿,合肥文博会准确把握住时代脉搏,也为合肥文化发展树立起一个指向鲜明的风向标。
合肥文化走向“互联网+”
“今年的合肥文博会给我很大的惊喜,其中添加了很多新的内容,比如国际元素更丰富、互联网+科技的手段更先进。尤其是本届展会新增的文化+旅游展区,将安徽、合肥的文化旅游资源很好地运用起来,凸显了合肥特色、本土特征,让人眼前一亮。”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王石如是说。
王石对合肥文博会可称得上是“知根知底”。说起来,他还是合肥文博会的发起人之一。合肥举办文博会,最初就有王石主席的动意。
让王石“眼前一亮”的,是合肥文博会一系列打上合肥烙印的“文化+”。
“文化+科技”。作为首批“国家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合肥的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步伐在国内已走在前列。
文博会文化科技融合展区现场,市民张勇刚刚体验完逼真有趣的飞行模拟器,他“操控”飞机起飞、拉升、盘旋、降落。“这样高科技的设备平时很少能看到,这次文博会可是让我开了眼界!”
还有在第19届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赛上摘金夺银的“合肥机器人”。本届文博会上,这些“小精灵”让观众大开眼界。它们各展绝活,跳舞、踢球、格斗,还能“演皮影戏”,让现场观众乐不可支。
“文化+互联网”。“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为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网络平台,催生出新的发展生态。
文博会将这一文化新业态展示无遗。展会期间,“文化+电商”这一文化新业态,成为文化产业寻找突破口、实现“走出去”的最强途径。
安浓集团的“花果山O2O平台”将全国各城市的花卉店、水果店、农庄农场归集到一个平台上,文博会现场,游客可通过移动定位随时随地购买各式生态农产品。能邮寄个性化明信片的“幸福邮局”,能手机买卖的“空中农场”,能提供高品质学习服务的“跟谁学”微信公众号……文博会,人人都是“VIP”,个个都在“文化+互联网”中尽情遨游。
文博会讲好“合肥故事”
文博会是一个城市文化的舞台。讲好“合肥故事”,合肥文博会讲得精彩,讲得生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区的文化历史和符号。它沉淀厚重的记忆,却也刻满时间的沧桑。人们惯常用“抢救”一词,来形容它的生存状态。
在文博会600平米的“非遗”展区面积内,共有30多家非遗项目参展。这些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使“非遗”展区成为最有人气、最有特色的展区之一。
糯米、花生、红豆、绿豆……一堆五谷杂粮,在合肥非遗传承人张莉的手下,用一瓶糨糊、加一幅画框,没一会儿,就只见花儿开了,小山出来了,一幅山水画的轮廓慢慢显现出来。
这是非遗项目“植物种子画”。目前,合肥市有国家级非遗4项,省级非遗15项,市级非遗87项。合肥市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王进雨介绍,“今年,我们精挑细选了近13个非遗项目参加合肥文博会,主要是想让更多的合肥市民了解合肥非遗的种类和文化,从而让更多的人喜欢非遗、了解非遗,这样才能更好的传承它。”
一个非遗项目,讲述着一个传奇。一处绝佳景致,记载着一个情结。
“文化+旅游”,一对亲密的小伙伴,携手走进合肥文博会。在本届文博会“文化旅游融合”展区,合肥市首批环巢湖十二最美景区景点宛如一串珍珠般闪亮。
巢湖中庙、万达“大鼓”、环湖大道、滨湖湿地公园、渡江战役纪念馆……这些环巢湖的美景,集中“定格”在一面墙上,展示出合肥环巢湖美色的壮美。这就是本届文博会“大湖名城 创新高地”摄影展。大美合肥,尽收眼底。文博会讲述的“合肥故事”,是合肥文化底蕴的回声,是合肥文化前进的步伐。
国家战略的“合肥体现”
本届文博会首次设立“一带一路”国际展区,共有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伊朗、埃及、马里、肯尼亚、赞比亚、乌干达、加纳、塞内加尔等11个亚非国家的30家文化组织和机构应邀参展。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从远古的“丝绸之路”延展开来,赋予了崭新的时代内涵,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国家战略性决策。
作为“一带一路”节点城市之一,合肥迎来战略新机遇。合肥将利用通江达海的资源,更多地参与到海上丝绸之路的国际合作中去。
本届文博会将“国际合作”充分体现,“国际范”十足。来自亚非各国的极富域外风情的特色文化产品齐聚合肥,惊艳亮相。
巴基斯坦珠宝、印度羊绒制品、埃及手工画、利比亚手鼓、尼泊尔铜器……“这是历届以来,文博会国际元素最丰富的一届,不论是参展企业数量、展品内容、展览面积均创新高。”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说,“据统计,四天下来,国际展区的总销售额超过3370万元。”
印度客商阿里目睹了游客对他带来的文化商品的青睐,并挣到“真金白银”后,他从内心深处认可这个展会。“这里的人都很喜欢我们国家的文化商品,当然我也很喜欢中国的文化,除了挣到钱,这种文化交流也让我受益匪浅。”
说到“国家战略”,不能不提到“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
2015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之一。
在合肥,全民创新创业高潮不断。作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之一,合肥市积极推进创新创业,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支持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把合肥打造成“双创”特区。
一批又一批“创客”在创新创业道路上奋力前行。他们的身影,在本届文博会上一经出现,便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本届合肥文博会上,900平方米的创客空间展区内刮起了创客旋风。该展区围绕“创意引导美好生活”这一主题,用创意产品、创意沙龙、创意路演、创意展示等吸引众人的目光。怀揣梦想的年轻人走到这里,与常青梦空间、5F创咖、绿地梦空间的创客们交流畅谈,各种创意产品让游客流连忘返。创客空间,无不透露着创新气息,涌动着创意思潮,更展现出合肥市委市政府对青年创客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展现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趋势。
九年铸就的“信任品牌”
合肥文博会已是第九届了,合肥市民最熟悉的除了本土企业,应当是来自江西景德镇的参展团。因为,他们连续9年参会,9年来,他们与合肥文博会结下深厚情谊,也与合肥人民难舍难分。
江西省工艺美术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张金平盛赞说,除了宣传到位,这届给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展位布置得非常漂亮,从过去的普通展位升级到了德国进口的新型展具,看上去大气、美观。“每年我都会带艺术家参加全国的很多展会,比较来看,这届合肥文博会的布展设计是数一数二的。”
来自江苏宜兴的紫砂壶工艺大师孙伯春是第一次来合肥。“我只潜心研究我的紫砂壶,从来没有走出工作室一步。”孙伯春坦言道,“是我的徒弟一再跟我说,合肥文博会办得如何好,影响如何大,直到把我说的动了心。这一趟来了还真值!”
信任,来自于主办方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流程化、标准化、规范化的工作要求。
对承办过国际赛事、全国性重大活动的合肥来说,举办文博会已经轻车熟路,但他们从不因此而有丝毫松懈。
一个例子是,早在来参加合肥文博会的一个月前,台湾参展商毛贤宁就收到主办方发来的温馨提示,其中包括参展的注意事项、参展指南、交通及物流信息等。而在启程赴合肥前,他还收到了关于合肥天气的讯息,这些细致入微的服务让他觉得合肥文博会值得信赖。
细节决定成败。从展位布置、电力保障、交通疏导、食品卫生到现场秩序等等,所有保障工作一丝不苟。
信任合肥文博会的,不仅是来自外地的客商,还包括合肥市民。
在合肥,人们一直把“文博会”比作是合肥的“文化春晚”,已成为一种情结,一种习惯。
文博会,是合肥每年一届的文化盛宴,是合肥人每年一次的文化派对。
是新奇和新鲜,吸引着合肥市民。每一届合肥文博会,都吸引了大批国内展商参展,他们带来的天南地北的产品让合肥市民打开了眼界。古玩、瓷器、根雕、字画等文化精品,让人目不暇接,而那些身怀绝技的工艺大师,现场拿出绝活,更让观众赞不绝口。
是需求满足,吸引着合肥市民。鉴宝是文博会的“保留项目”,也是最直接服务于民的项目,今年自然也不例外,市民携带“宝贝”请专家鉴家估价,且不收费,深受大众欢迎。更有商家让利销售,还利于民,这也是历届文博会现场交易火爆,年年攀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信任,由文博会的一组组数据来印证。四天,入场观众首次突破100万人次,现场交易额1.67亿元、签定合作协议10亿元;许多商家的展品销售一空,观展的群众满载而归。
第九届文博会圆满闭幕,而文博会的辐射力与影响力一直在延续,它展示了合肥文化发展的成就,指明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合肥的文化发展注入强大的信心与动力。·合肥在线记者 王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