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乱象丛生” 小心积分和信息“被盗”

31.07.2014  14:05

  央行下发第五批第三方支付牌照后,已累计下发牌照269张。第三方支付成为各方争夺的“香饽饽”,多种乱象也随之而来。刷卡单据“文不对题”、刷卡积分“不翼而飞”、商家信息轻易被盗……无论是商户,还是消费者,如今都要“多长个心眼”,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消费者:消费“文不对题”,信用卡积分“蒸发”

  省城居民刘瀚龙(化名)近来非常郁闷,两个星期前,他请公司的客户在一家私房菜馆吃饭,当日他是用信用卡刷卡的。“明明是在饭店就餐,账单显示的是在某商贸有限公司消费。”刘瀚龙说,“这完全没法报销啊!后来我发现很多账单都不对,宾馆消费变成超市消费,饭店消费变成了买电器……”

  根据2014年银联商户POS机费率表,不同商户使用POS机需要交纳费率不一的手续费,其中餐饮的费率最高,达到1.25%,批发类商户费率居中,为0.78%,加油站、超市类费率较低,仅0.38%,公立医院、学校等费率为0。

  以此计算,一家每月刷卡额达到30万元的中等饭店,按照1.25%的费率,需交纳3750元的手续费。每个月数千元的成本节省,让不少商户“铤而走险”。同时让消费者的消费“文不对题”,也偷走了消费者的信用卡积分。

   商户:轻松搞定POS机,信息、资金不安全

  近日,记者走访了省城的部分商圈,不少个体商户的POS机都非常简易。省城太阳城一家经营服装店铺的老板表示,她店铺里的POS机是网上买的,600余元,提供身份证和银行卡号“就搞定了”。

  确实,记者在网购平台随便搜索“POS机办理”,就有数千条“在售宝贝”,价格从600多元至2000元不等。而目前市面上很多公司,会私印名片,说是银联工作人员或者是银联合作方,从事布放POS机的收单业务。

  一位第三方支付公司的代理商透露,目前第三方支付公司之下又设一级、二级甚至三级代理商。代理商为了能得到更多利润,就会想尽办法多出售POS机。对此,中国银联安徽分公司的相关人士称,如果第三方机构违规布机,把正常的线下交易变成网上交易,不通过银联转接,“终端和交易的数据我们都没有办法掌握,商户的真实信息易被泄露,持卡人无法得知真实交易信息,而且还存在账户资金安全风险。”

   提醒:消费者留意商户编码,商户别图“小便宜”

  中国银联方面表示,商户非法办理POS机存在较大风险,刚开始安装时,或能享受“低费率”优惠,但由于其走账完全不在“规则”内,费率可以随时更改和提供,另外,随着商户账户内资金的积累,到账不及时或账户资金不翼而飞的情况也时有发生。“稳妥的方式是通过正规渠道,比如咨询自己的开户行如何办理。”中国银联安徽分公司相关人士表示。

  该人士还提醒,消费者如果遇到对账单与消费情况不符,可及时与相关发卡银行信用卡管理中心联系或到工商部门申诉。另外,消费者要注意刷完卡后POS机会出的签购单。持卡人需要留意的就是这8~11位的4位数,餐饮类的编码是5812,容易被套成5814(快餐类),有时候被套成5411(超市类)。(市场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