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女大学生四年“穷游”27个省份227个城市引争议

26.02.2016  18:30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最近两年,“穷游”似一股风潮火遍大江南北。在不少年轻人看来,“穷游”就是个性与自由的代名词。然而,喜欢的人说“穷游”用一种更简单的方式帮我们认识和了解世界,也有人质疑:“穷游”是对自己不负责任。什么是穷游?

穷游不是蹭吃蹭喝、不是为穷而穷,而是一种不同以往的行走方式。背上行囊、清爽上路,风餐露宿、简朴行走,旅行可以很简单。

有研究显示,“穷游”者多为学生;在旅游前会进行严格的费用预算,主要通过网络获取旅游目的地信息;出游交通多选择较为便宜的火车、汽车或搭顺风车、徒步;饮食方面倾向于自带;住宿选择民居、家庭旅馆、客栈,甚至是自带帐篷露营;游览的过程具有冒险探索性质;在旅游开支方面是尽量的节省,重在心理感受;追求用最少的钱获得最好的旅游体验。

中国未来研究会旅游分会副会长刘思敏介绍,青年人在经济条件还不能达到中产阶级、小康群体那样水平的情况下,但他们认为旅游对他们的人生体验来讲非常重要,他就把这种消费行为提前了。这当然需要采取一种不追求旅游舒适度的方式,主要追求行万里路,见识这个世界。"穷游"还有一种方式是打工旅行,一边打工,一边旅行,不少的地方也为青年人提供这样的机会。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这是很多人的想法。安徽的一位姑娘在大学期间积累的丰富“穷游”经历,让她备受羡慕,也惹来争议。

大学四年里穷游2个国家,27个省份,227个城市,安徽安庆小妹房兆玲“一夜成名”。在去年(2015年)5月份登上中国各大门户网站首页,各种评论多达几十万条。有人对房兆玲的穷游经历表示钦佩、点赞,说“姑娘勇气值得赞”,也有反对者认为这太危险,且耽误学业,认为“这是冒险与无知”。房兆玲发布了三千多字的长微博《穷游房兆玲女大学生的自白》。房兆玲写到,自己是靠打工挣钱吃住,自己付钱,以至于让很多朋友对于这件事情的安全性以及她在穷游过程中是如何‘零消费’的问题产生了巨大隐患。

“穷游”的安全隐患,在北京市民刘彤看来如同一颗“定时炸弹”。她的女儿刚刚大学毕业,准备在网上找个驴友一起坐火车去西藏。刘妈妈提起这事儿就生气:“和素昧平生的陌生人一起出行,还是‘穷游’,太危险、太可怕、太不计后果。”

刘妈妈还找来报纸上的案例:猴年大年初二,一位俄罗斯女“背包客”搭顺风车后被困河南高速。在得到高速交警救助后,这名女“背包客”再次踏上了火车。再过几天后,又是这个女孩,由于与朋友失联,好几天没吃东西的她再次被困吉林。

不可否认,“穷游热”背后的旅游安全令人担忧。业内人士表示,到目前为止,穷游方式还缺乏政策保护和法律保障,没有安全应对机制。“穷游”安全事故的原因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穷游”者自身,属于“穷游”者的主观原因;二是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环境及设施;三是旅游目的地的管理原因。

刘思敏提醒,穷游不能心血来潮,不能说走就走,而是一定要让自己在知识面、社会经验、吃苦耐劳的能力、自理能力等方面有基本准备,做了相关的策划准备之后,你是可以上路的。否则不能上路。一旦做出了选择以后,自己要承担后果。(安徽台记者张建亚)

原标题:安徽女大学生四年“穷游”27个省份227个城市引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