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劲松:守护正统毛峰的“苦行僧”

14.05.2015  09:43

  黄山之美,冠绝天下。黄山脚下的茶园,聚天地之灵气、汲万物之精华,产出的茗茶自是佳色而独香。而在徽州区富溪乡这片黄山毛峰的核心产区,山头与云雾相连,足现她的脱俗与清丽。2015年5月11日,立夏将过,富溪乡的制茶季刚一落幕,安徽农网摄制组便踏上了这片孕育顶级毛峰的传奇圣地。在这里,大大小小的茶厂有40余家,如你问起哪家的毛峰最正宗,不少当地人会告诉你——富松茶业。于是,循着茶农们所指的方向,记者找到了这家年轻的茶企。

  “黑马”入局毛峰 专注原产地

  43岁的程劲松是富松茶业的负责人,一位土生土长于富溪乡的农民企业家。笔者接过程劲松新泡的一杯新茶,于清香氤氲之中,开始听他一点一滴讲述自己的茶业之路。

  2009年初,程劲松的木材生意做的如日中天。“做过木材生意的人都知道,木材加工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很大。还有人说,做木材生意赚的钱都是透支子孙后辈的财富,所以我要改变。”回望家乡,青山绿水之上的葱翠茶园,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没有犹豫,后起的“黑马”程劲松立即着手在富溪乡碣石村建厂房、购设备,立志生产最为正统的黄山毛峰。几年来,他始终秉承以黄山毛峰发源地——富溪乡核心产区和海拔800米以上的天湖自然保护区所产鲜叶做为原料,专注原山原水原产地。“既然选择了,我就一定要坚持。与非核心产区的茶叶相比,富溪乡生长出的茶叶香气与滋味都更胜一筹。”程劲松如是说。这些年面对核心产区鲜叶价格不断走高、采制成本连年上涨的局面,富松茶业始终不为眼前利益所动,严把源头关,拒绝收购外围区域所产的低价鲜叶,只选择富溪乡保护区的生态原料,这是品质的保证。

  形如雀舌、色泽油润的毛峰新茶,经过开水的浸润,此时已如朵朵兰花一般开始在杯中绽放。笔者轻呡一口,一股兰花之香扑鼻而来。“富溪乡的茶叶,香味和别处不一样。山上多生兰草,因此茶的鲜叶多放兰香。”程劲松告诉笔者,毛峰核心产区的茶园,并没有别处连天成片的壮观,多是这里一点,那儿一块,星星点点分布于森林与山崖之间。而全黄山市森林覆盖率达77.4%,富溪乡则达90.2%。正是这种独特的地利优势,使得富溪乡的毛峰从自然界攫取了浓郁的天然香味,铸就了卓然超群的原产地品质。

  无惧“归零” 仍做山野苦行僧

  几年来,历经销售困局和严重亏损的程劲松饱受家人和朋友们的质疑,身边人都想不通,在木材行业坐拥数千万身价、独占鳌头的“土豪”,为何会选择这条投资大又见不到效益的茶叶路。“富松并不是单纯为了赚钱,可能对我来说,更多的是对正统黄山毛峰的守护。”这,是程劲松反哺家乡的情怀,更是他忠于自我的信仰。在创业初期长达五年的困境中,他并没有放弃品质选择效益,而是始终恪守正统黄山毛峰的优异本色。

  “我经常告诉自己,生意做不好,最多是‘归零’,良心的坚守、品质的保证是富松宗旨。我可以放下全部身家做一个苦行僧,也绝不放弃自己认定的这条路。”程劲松的眼神透出矍铄的坚毅。

  公道自在人心,时至今日富松茶业已凭借独一无二的原产地品质,成为当地人心目中最优质的毛峰生产商之一。富松先后获得ISO9001:2008国际质量管理体系、“QS”食品质量安全认证、有机绿茶认证;2011年,计划实施在富溪乡光明村投资3000万元兴建长弓湾原生态黄山毛峰生产基地,已经在陆续建设中,预计2016年可以全面投产;2012年,富松被评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省重质量、守诚信优秀示范单位”,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2015初,公司旗下“富松泉”被认定为安徽省著名商标……富松茶业通过坚守生态茶国际标准,为茶农带来了巨大收益的同时,更促进了当地生态茶产业的大发展。

  生态富溪 直面云雾后的真实

  “太多人没有来过这里,仅从媒体报刊上的只言片语,了解不到真实的富溪,也了解不到真实的黄山毛峰。”程劲松指着身后的生态茶园基地,说起了他的新规划。2011年,富松开始着手建设长弓湾原生态黄山毛峰生产基地。“对,就是要打生态牌,因地制宜做好好生态茶产业布局,引导茶农全程有机化生产,从源头上为‘有机’毛峰正本清源。”但是,无论怎么布局谋划,其核心的生态观没有丝毫改变。至于更远的将来,“我希望富松能够有一个稳定位置,一个固定的位置,以标准化、无害化生产为手段,不断深入挖掘生态茶理念,藉此更上一层楼。届时,希望更多的乡亲返回富溪乡安居创业,与家人团聚。

  在未来,茶客不仅可以在富松的生态基地买到正宗的源产地黄山毛峰,还能亲身体验茶事。“欢迎大家来到富溪,体验云雾之上的真实毛峰。上山采茶、杀青、做型、提毫,都可以现场观看、体验,一个都不能少。”程劲松说起这些,露出舒欣的微笑。

  “自古黄山有灵芽,富溪毛峰口味佳”。许你一场茶事,富松在富溪乡的茶香里等你,可好?

( 来源:安徽农网  曹晶晶/文 刘晓静/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