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综合利用·免耕直播,麦秸还田不用烧 《安徽日报》

17.06.2015  15:54

本报记者 安耀武本报通讯员 朱贺

  6月13日,记者在阜南县段郢乡看到,夏收夏种已经全部结束,平整的田块已播种上玉米、大豆等夏季作物,尖尖的玉米芽、胖乎乎的黄豆苗破土而出。乡长于旬告诉记者,目前全乡5.8万亩麦田全部抢收抢种完毕,没有出现燃烧秸秆现象。

  问及成绩的取得,于旬回答了三句话:推广板茬直播技术,麦秸直接还田不用烧;大型打捆机打捆离田,麦秸送到发电厂发电赚钱,大家争着不愿烧;层层包保,层层宣传发动,强大的氛围让群众不能烧。

  提起板茬直播技术,该乡农民桑大宝说起来头头是道:“以前,收割机收完麦后,地里麦秸麦茬清理起来很麻烦,要么烧掉,要么是用旋耕机旋进土壤后再播种,多了一道程序,增加了种地成本,浪费了时间,往往还错过了好墒情,后期玉米也容易倒伏。免耕直播几乎全部解决了这些问题,一台直播机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播种、镇压作业,俺家15亩麦田不到一个上午就播种完毕。

  于旬告诉记者,在去年试点的基础上,通过举办机械化技术培训班、送技术下乡和现场会、发放资料等形式,向农民细致全面地介绍板茬直播的好处,并派出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板茬直播作业,今年全乡超过三分之二田块都是这么做的。新技术的应用改变了农民种田习惯,也从根本上解决了秸秆禁烧难题。

  那么剩余没有采用板茬直播技术的田块秸秆如何处理呢?记者在现场看到,三三两两的农用车正在将堆积在路边的打捆秸秆运到别处。 “这些秸秆都是宝,一部分运往发电厂发电、一部分送往养殖户作饲料,只有将田头沟边堆积抛撒的麦秸运输出去,才能解决麦秸二次污染或再次被点燃的风险。 ”于旬说,今年他们组织了13台秸秆打捆机,为农户打捆秸秆离田,农民能够顺利抢墒夏种,也就不那么急着烧秸秆了。

  在段郢乡采访,记者看到,田间地头张贴的、悬挂的,每家每户醒目位置张贴的都是秸秆禁烧的横幅,干部群众谈论的大都是秸秆禁烧的话题,禁烧宣传进学校、进机关、进村组。全乡印刷禁烧告知承诺书2万份,安装56台车载广播,巡查人员佩戴袖章,逐个村组加大宣传频次,让群众放弃焚烧秸秆和乱抛弃秸秆的念头。为进一步落实责任,乡、村、组干部层层包保,工作在一线,协助群众解决秸秆还田和抛撒问题。一些群众告诉记者:“秸秆能派上那么大的用场,谁还去一把火烧了它呢?”(摘自:安徽日报 15-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