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奖昨揭晓, 48个项目榜上有名

30.06.2014  12:40

昨日,在合肥市政府第34次常务会上,2013年度合肥市科学技术奖三大奖项正式揭晓。其中,科技合作奖及科技进步奖均“名花有主”,而合肥科学技术领域最高荣誉——杰出贡献奖出现空缺,成为继2006年度之后,第二个“落空”的年份。

据合肥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13年度合肥市科学技术奖申报项目拥有专利503项,其中发明专利92项,较2012年度增长10%。经形式审查,共诞生候选杰出贡献奖2项,科技合作奖5项,科技进步奖147项。

按照评选评奖规程,候选奖项由评审委员会通过后,方可报请奖励委员会审定。据介绍,2013年度合肥市科学技术评审委员会由29位委员组成,包括何多慧、郑永飞和潘建伟3位院士,中国科大、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等13所高校院所主要负责人,以及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

评审委员会分为5大专业评审组,分别为先进制造业组、电子信息组、节能环保及新材料组、社会发展组、农业组。

记者了解到,因两名杰出贡献奖候选人均只获得2个评审组推荐,其余3组未通过,故被认定为空缺。科技合作奖和科技进步奖共通过48项。

依据《合肥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杰出贡献奖评选评奖须兼具三大要素:创造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专利等知识产权。

延伸阅读

2003年,合肥市政府确定设立合肥市科学技术奖,包括杰出贡献奖和科技进步奖。其中杰出贡献奖(最高奖项)奖励金额为20万元。2012年,合肥市首设科技合作奖,并将杰出贡献奖奖励金额增至50万元,该年度杰出贡献奖被安徽科大讯飞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现更名为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刘庆峰、合肥水泥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工程师包玮收入囊中。(康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