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海归”放弃高薪合肥创业

20.07.2015  11:26

  自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创业先进城市”以后,一场大型创业创新活动将再次落户合肥。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等14个中央部委联合指导下,由中国政府网、中国网络电视台联合举办的“发现双创之星”大型系列主题活动已在北京、天津成功举办两场。

  国务院办公厅信息公开办公室拟于7月30日在合肥举办第3场主题活动。合肥将以此为契机推动合肥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建设,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创业、创新生态环境,激发群众的创造活力,加快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为全力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再立新功。

  自即日起,将开设专栏,挖掘合肥市典型创客故事、普及合肥市出台的重要政策、实施的有效举措等,进一步营造浓厚的创业舆论氛围。

  葡萄产量多少?无人机飞一飞就知道;喝喝咖啡,创意金点子火光迸发。合肥这座创业之城的一座座众创空间里,热情激昂的创客们每天都在上演着自己的创业故事。激励成功、宽容失败,合肥正以自己最大的热情和力量为创业者提供热土。

  葡萄产量多少?无人机飞一飞就知道

  在大圩葡萄园的上空,袖珍的无人机嗡嗡飞行,传感器和影像设备迅速收集葡萄生长的数据,传到基于云平台的大数据分析平台,很快,当年大圩葡萄的产量等数据就一目了然。

  在7月份刚刚公布的合肥市首届“苗圃杯”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结果中,“基于无人机的农业大数据分析平台”荣获比赛一等奖。

  这是之前“养在深闺”的技术平台首次露面,在它的背后可有着一批创业“大咖”。杜金,中科大生物化学硕士毕业,毕业后在美国硅谷工作,随后曾就职于思科(中国),安永(中国)企业咨询公司,甚至做到了IBM区域销售经理等职位,轻轻松松就能拿到三四十万年薪。

  然而,在跟国外的小伙伴碰撞以后,他萌发了创业的想法。去年春节,他试着发了封邮件给中科大先研院的领导,没想到立马得到了回应,领导对于他的创业项目非常感兴趣,“你来,其余的事我帮你解决。”这让杜金有了一种回家的感觉。“两三周的时间内,原本很繁琐的注册、场地等问题都帮我解决了,让我能把精力一心一意地放在技术开发和市场开拓方面。”

  今年四月份,他们正式入驻中科大先研院,目前硬件平台都是自己打造的无人机已经在加拿大的葡萄园飞行了。他说,下一步,希望把这一技术用于中国的主粮,如小麦、水稻、棉花的数据分析上,为我国的农业提供最直接的数据指导和技术支持。

   喝咖啡、聊创意、做大企业

  有人说,整个硅谷来源于咖啡馆。在合肥,一种名为“创业咖啡”的新型创业空间正在兴起。

  在高新区科学大道118号,90年代的老厂房已“破茧成蝶”为时尚样本。走进5F“创业咖啡”(创业园),一股饱含激情的现代氛围迎面扑来。这里,有着安徽互联网行业中的25位大咖,可以给创业者提供指导和建议。这里,有着15000平米厂房,互联网企业可以集聚发展,资源共享。目前已经有40家互联网企业入驻发展。

  这里的负责人,安徽五福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翁晓松,指着一家从事互联网技术外包的企业告诉记者,今年春节前,他们公司的估值是七八百万,三个月后,上升到1.4个亿,这样的速度让所有人都很吃惊。

  在传统行业做了多年,转行做互联网的翁晓松坦言,“当时定位为互联网孵化器的压力很大,房子的租金加上装修改造的费用就有四百多万,如果厂房租不出去怎么办?”

  翁晓松给自己定下了3个月的招商期,若是没达到预期就降低招商的门槛,也就是说放弃互联网的定位,任何行业的企业都可以进来。

  但是,合肥浓厚的科教氛围,对IT人才的大量需求给了他信心和资源。在印制招商手册时,他按照最高标准印刷了一千份,出乎意料的是,只发放了一百份,他的房屋就招满了。“现在最大的难题是没有房子了,每天都有人吵着要进来。”

   合肥激励成功,宽容失败

  2012年7月17日,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全国就业创业工作表彰大会,合肥市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创业先进城市”。

  近年来,合肥积极打造“众创空间”,努力打造新型创业空间,建成了科技创业苗圃、5F创咖、梦工厂、聚变场等各类众创空间25家,集聚创业企业(团队)411个。

  合肥市科技局副局长陈伟称,一批高端创新平台正在崛起,北大未名生物院开建生物经济孵化器,建成国际免疫中心。签约并揭牌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合肥食品创新研究院也即将启动建设。RoboCup2015机器人世界杯赛在合肥如火如荼地进行,创新创业的氛围被点燃,而随着《发现双创之星》系列活动合肥站的进行,还将持续推动全市“双创”热潮,营造良好的创业、创新生态环境,这将激发全市的创造活力,为加快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全力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再立新功。

  对于创业中的风险,合肥在激励成功的同时容忍失败,目前,合肥将创业容许的投资失败率已经提高到30%。“通俗地说,如果有1亿的投资资金,允许其中3000万失败,这在全国都是很高的标准。”同时,合肥推行“创客”尽职免责制,“创业者只要是真正尽心尽力了,即使失败也不会被追责,这给创业者解决了极大的后顾之忧。”(合肥在线-江淮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