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三人组”创业“云计算” 自主研发打天下

26.10.2015  17:36

互联网改变着我们原有的生活方式,颠覆着人们的观念,也打通了很多人的创业之路。在IT界,年轻活跃、敢闯敢拼是短板更是优势。

从三个大学生合作创业,到现在的4个团队60多人,牛永伟团队用了8年的时间,以软件开发、云计算技术和网络运营与服务为核心,不断取得突破。去年,他们业务收入达到300万元,今年上半年的业务收入已经超过去年全年。这支年轻的团队平均年龄还不到30岁。近日,记者走访了安徽斯百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探寻他们的创业轨迹,倾听他们的创业理想。

兴趣点激发创业,草根团队组成“中国合伙人

作为早一批的“互联网原住民”,牛永伟还在中国科技大学读研的时候,就有着创意的思维和大胆的想法。虽然自己的专业是物理学,但深谙计算机技术和网络营销技巧的他,对于策划自己的网站十分地着迷。

当时自己做的网站名字叫matlab,因为当时在实验室中无意地接触到这种仿真计算软件。没想到在互联网上,自己对matlab工具的研究、应用解答得到了广大网民的支持和讨论。”在学生时代,有那么多人关注自己的网站,牛永伟非常开心。

由于志趣相投,来自科大物理专业、电子信息专业和英语专业的三个小伙伴们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国合伙人”。最开始,他们从网络营销着手,积极地引进国外一些软件厂商和服务器解决厂商的核心技术产品,抱着一种未知的态度开启了创业之路。

正因为专业背景不同,牛永伟的创业团队有着很强的互补性。英语专业的吴鑫坤负责涉外软件开发技术和云端技术的交流和引进,徐志鹏负责技术的研发管理和合作伙伴的寻找,而牛永伟则负责产品的规划和运营。

2005年,特别是在国内,云计算技术还是一个超前的概念。但是广大的市场和巨大的行业前景让牛永伟的团队热血沸腾。为了实现自己梦想,最大程度地实现自我价值,在2007年,他们携手创立了安徽斯百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做起了云计算产品的研发设计。

安徽斯百德科技有限公司核心成员

小团队遇过大风浪,定位自主研发打天下

2008年的金融危机,当许多实体行业遭受重创之时,作为新兴网络企业的百斯德并没有受影响。良好的销售业绩让牛永伟的团队盲目地自信起来。接下来,巨大的市场投入和传统的营销模式,让企业于2012年陷入了困境和迷茫。

如何找到技术产品的精准市场?如何吸引投资?如何将初创公司做大做强?如何让小众产品走向主流市场?很多棘手的问题摆在面前。”牛永伟回忆当年,感慨道,“大家都是从草根干起,吃得苦中苦,遇到困难积极想办法解决。

我们要有独特的竞争优势,并且要把用户体验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牛永伟给公司定下了发展目标。从2013年开始,牛永伟团队就决定自主研发技术、自己培养人才。重新定位自己的客户群体,瞄准国内外中小型企业,将IT技术产品结合不同的客户需求,开发出降低成本又安全可靠的信息化套餐,并将传统的营销模式改为网络营销的模式。“现在我们公司拥有一支60多人的研发生产营销团队,核心团队成员主要来自于中科大,员工的平均年龄还不到30岁。

正是这支80后的创业团队,面对机遇,敢拼敢闯,数次在国内外多个创业创新大赛中获奖。前不久,他们自主研发设计的“IaaS云计算解决方案”在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软交会上荣获最佳解决方案奖。

创业不止是创富,“站长”对创业青年有话说

从2012年开始,牛永伟和他的团队就参与了由工信部组织的IT行业发展调研课题组,每年会定期参加安徽互联网大会,并以安徽云计算产业促进会会员的身份,积极探讨行业发展、对创新创业产业政策做深度的解读,在政府和科技企业之间搭建良好的互动纽带。今年8月份开始,在安徽的信息产品消费季中,斯百德科技公司又一次作为宣传服务商。

在互联网圈,大家亲切地把从事互联网创业者称之为“站长”。“创业,不只是创富,更是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对于新时期的青年创业者,“站长”牛永伟说:“现在,创业成本在降低。大家不要为了创业而创业,如果有优势的领域和过硬的项目可以去尝试,不要盲目跟随大流,三思而后行。对创业者来说,怎样设定自己的角色,是比垄断、人力资源、财务等更大的挑战。”为此,牛永伟团队还将自己的创业经历集结成书,出版了《站长百科——网站揭秘,从零开始学建站》,用来指导年轻的网络创业者。

未来的互联网产业,风起“”涌,云计算的发展空间无比广阔。“今后,人们利用云计算,就像使用电力、自来水等公用设施一样,并按资源使用量进行计费。云计算将改变人们获取、处理和保存信息的方式。”更多的牛永伟们正在为此做出努力。(记者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