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映光电:背靠“大树”更得练“内功”

19.11.2015  00:13

  安徽网络广播电视台11月18日讯(记者:雷明剑)福映光电是合肥新站区一家生产背光模组的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国内液晶显示产业龙头——京东方的配套企业,福映光电坚持创新创业,努力练好内功,企业不断做大做强。

  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走进福映光电,却是别样的体会。

  福映光电位于合肥新站区,见到公司管理部长彭顶俊时,他刚结束员工绩效考核会议,寒暄中,我看到他脸上明显带有些许倦容。

  “我们这个行业现在用工比较困难,每年的年底年初、包括9月份都比较困难,我们在正常招工过程中,比如我们需要招四五百人一个星期,事实上靠从合肥招的只有十分之一的量。

  缺人可以去河南、陕西、四川等地调人,同时制定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稳定员工,在彭顶俊看来,每年的“用工荒”并不是啥大麻烦。作为订货式生产企业,国际市场的波动才是公司面临的最大考验。

  彭顶俊:“今年七八月份的时候,客户给我们预测量很大,但因为客户受全球行业冲击比较大没有量了,我们准备了很多人力物力去做生产,结果没有了,给我们后续生产经营造成了压力。

  2012年,福映光电正式落户合肥,虽说背靠着京东方这棵“大树”,但企业一路走来却没有想象中那么一帆风顺。

  邵忠达今年30岁左右,去年加盟福映光电,担任公司研发部长。在他的眼里,市场如战场,一切凭实力说话,只有这样背靠大树才能觅得“荫凉”,而京东方看中的正是他们领先的技术和产品。

  “京东方的供应商有很多,它选择供应商更大原因是,技术上你能帮它去完成它想要的,甚至是它没有想到的,它会认为你有创新点,你有这样的项目给他,他才会选择你的产品。

  目前,福映光电成立了30人的研发队伍,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已达到4%,眼下企业又在申请成立背光模组工程技术中心,创新驱动使福映光电打破了日、韩及台湾厂商对背光行业的垄断。

  邵忠达:“创新其实就是产品做出差异化,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我们做0.25的导光板,现在别人也能做了,我们就搭上窄边框或无边框设计,始终能用创新的技术领先其他厂商一步。

  领先一步,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并不简单。

  说起今年2月份为韩国三星一款超薄手机开发背光模块的经历,邵忠达至今记忆犹新,他对记者说,领先对手不仅需要产品研发和技术开放上不断推陈出新,还需要一支敢打敢拼、充满斗志的团队。“当时是一款超薄的手机,导光板初次打样品的时候,我们几个人在协力厂三天三夜基本上每天在协力厂打个地铺,睡两到三个小时,就为了一个产品的产出,所以说整个节奏是非常快的。

  从管理到生产;从研发到团队;从营销到服务……福映光电始终将这些视为必修的内功,努力提升完善。凭借练就的一身真功夫,几年下来,福映光电从一个初创企业成长为背光行业里的佼佼者。

  彭顶俊:“我们未来发展战略是立足京东方,辐射到一些先进的机种,包括户外广告屏啊、车载屏啊;区域上立足合肥,辐射全国,目前除了合肥,我们还在北京和重庆建有生产基地和工厂。

  目前,福映光电的年产值已突破7亿元,客户也从京东方拓展到天马、中建熊猫、日本茶谷等一批国内外知名面板企业。

[ 编辑: 江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