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补课更需均衡资源

21.08.2014  12:50

  近日,记者在采访时,一些家长抱怨教育部门的假期补课禁令。禁令打乱了孩子的补习计划,他们正为孩子的成绩不好而发愁。

  禁止补课本来是解放孩子假期的“减负”之举,本应得到家长的支持。为何事与愿违,惹得家长抱怨?一位家长道出了心里的担忧:学习是减负了,中考、高考的负担却没有减下来;别的孩子补了,自己的孩子不补,明摆着要在考试分数上输掉。

  作为家长,这样的担心不无道理。从制度层面来说,这种现象的背后反映的是教育资源不均衡和考试选拔机制的现实。在现实面前,一方面,义务教育资源严重不均衡,存在区域、校际差异。一些孩子的成绩好不好不完全是因为自身原因,而是因为整体教育水平等外在因素造成的。在学校内部无法享受到优质资源的情况下,一些家长自然就想通过“市场”的办法,在学校外部来购买优质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在中高考制度没有实质性改革的前提下,考试分数依旧是孩子考试选拔时的唯一标准。在这根指挥棒的引导下,考取高分是进入理想学校的不二法门。在目前的考试制度下,补课也是最有效也是最后的一招。因此,补课需求如此持续旺盛也就不难理解。

  要真正让补课禁令发挥作用,就需要釜底抽薪,通过基础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来抹平鸿沟。同时,还要逐步改革考试选拔标准,让分数不再成为唯一的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