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半年首破千亿

07.08.2015  19:37

  新闻摘要

  合肥消费品市场步入快速发展期。

  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6.92亿元,半年首次突破千亿大关,同比增长12.1%,同期全国同比增长10.4%,超过2010年全年总量。

  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合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位列第15位,增速位列第4位,争先进位动能强劲。

  近日召开的市委十届九次全会指出,合肥将尽力保障改善民生,继续加大投入,高标准推进民生工程,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就业、居住、收入、社保、医疗卫生、食品药品安全等问题,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供需两旺激活消费品市场

  以合肥为圆心,半径500公里范围内,涵盖我国约40%的消费市场。位于圆心中央,合肥消费市场的潜力也在上半年得到淋漓尽致体现。

  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何以能够突破千亿?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分析认为,“十二五”以来,合肥经济快速稳健增长,供应市场的商品品种、数量增多,极大地满足了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合肥常住居民生活稳步改善。据统计,上半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01元,增长9.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01元,增长10.4%。

  供需双双激活,一个繁荣的消费品市场已跃然呈现。

  “六大特点”彰显量增质优

  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良好的消费质量能带动消费数量的持续攀升。上半年,合肥消费市场主要呈现“六大特点”,彰显量增质优。

  供应主体结构方面,一是新增限上企业贡献大。今年以来,我市新增限上企业196家,比去年同期多14家,累计实现零售额34.97亿元。上半年,新增限上企业对全市限上零售额增长的贡献率达45%,比上年同期提高9.7个百分点。二是新兴业态保持高速增长。上半年我市限上商贸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25.91亿元,同比增长41%,其中,批零企业22家,实现零售额25.69亿元,同比增长40.8%;住餐企业有62家,实现零售额0.22亿元,同比增长69.6%,限额以上企业网上零售额增长迅速。三是零售额过亿元企业增多,市场集中度逐步提高。

  上半年,我市限额以上商贸单位1511家,同比增加152家,其中,法人企业1354家,增加131家;个体户和产业活动单位157家,增加21家。零售额过亿元的骨干法人企业有173家,比上年同期增加22家,其中,零售额过5亿元的企业28家,同比增加5家。过亿元企业数量占全部限上企业的12.8%,比去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共实现零售额528.29亿元,占全市限上零售额的77.4%,比上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

  消费结构方面,一是零售餐饮保持较快增速。1~6月份,全市零售业实现零售额802.59亿元,同比增长12.6%。餐饮业实现营业额86.63亿元,同比增长13%。零售业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6.66%,餐饮业占8.27%。二是营养和健康类食品销售加速。在物价保持低位平稳运行情况下,1~6月我市粮油、食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16.98亿元,同比增长1.7%,其中,肉蛋禽类增长3.9%,水产品类增长10.9%,蔬菜类增长11.1%,干鲜果品类增长51.3%。三是通讯器材类商品销售持续增长。随着“互联网+”产业的迅猛发展,移动终端设备的使用越来越普及,相关产品的销售持续增长。1~6月我市通讯器材类商品实现零售额17.24亿元,同比增长25.4%,比去年同期提高7.1个百分点。

  促消费扩内需再推新举措

  据分析,由于我市消费需求空间和潜能大,支撑消费增长的内生动力强劲,推动消费品市场持续发展仍有潜能可挖。

  加快培育市场主体,优化商圈规划布局。按照市商务局计划,下半年,一方面支持百大集团、商之都等一批本地龙头企业进一步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培育和发展一批大型限额以上企业,充分发挥骨干企业的主力军作用,这方面对县域商贸流通业发展尤显迫切。另一方面大力加强民生商务建设,形成布局合理层次鲜明的消费体系。加快中央商务区、特色街区及城乡居民便利化服务体系建设,满足个性消费,实现消费便利化,让消费者在购物、休闲娱乐的同时,体会到方便快捷的现代消费方式。

  发展电子商务,促进企业转型升级。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提升农村居民网购便利程度,促进农村特色产品网上销售额增长,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积极探索既有本地特色、又可复制推广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路径和模式,打通农村商品双向流通“最后一公里”,实现农产品网上销售、工业品网购进村,促进农村商品流通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升级,打造农村电子商务生态链。为支持广大电商拓展网络零售市场,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市商务局将会同市直有关部门联合举办第三届合肥网络购物节。

  此外,进一步激活居民消费也是重中之重。为此,市商务局将大力开展消费促进活动,带动便民消费。通过“五进”“双百”等品牌促进活动以及各类产销对接活动,大力开展消费促进活动,促进便民惠民消费。今年12月将举办2015中国(合肥)农产品产销对接会;大力发展社区商业和家政服务业。加快发展社区居民服务业,继续开展放心早餐、放心家政建设。支持引导有实力的品牌企业开设社区服务网点,提高社区商业连锁经营比重和水平。推进社区便民服务信息系统建设,鼓励品牌企业延伸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

  在“菜篮子”工程方面,我市将继续实施便民惠民蔬菜流通体系建设。推进菜市场改造工作,规范社区蔬菜直销店建设,开展蔬菜网络直销配送,打造“互联网+菜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