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暑期社会实践远程参观调研茶叶探商机

11.07.2014  15:08

    本网讯(经管学院 何怡欣)范仲淹曾云:“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描述的就是那杯中茶。自古以来,饮茶就已成为中国人的习惯。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在国内无人不知,在国外享誉盛名,它已融入进中国文化的骨髓。而位于芜湖三山区的峨桥镇,早在明清时期就有经销茶叶的历史,并以“不是茶乡,胜似茶乡”而声名远扬。今天,就请跟随我们安师大经管学院远程教育赴三山区队的队员们的脚步去参观峨桥镇茶市,领略当地的茶文化氛围,一品茶的清香。

    一、精美包装衣身上

  清晨,安师大经管学院远程教育赴三山区队的所有队员们整装待发,一起乘坐51路公交车来到了三山区峨桥镇梅地亚茶叶公司工会委员会。首先,厂长带领我们参观了茶叶包装铁盒制作的流水线,并简述了梅地亚公司的情况。梅地亚公司于上世纪90年代左右创办,一直经营至今,主要是做茶叶的包装等工作。不同于网商,这里的茶叶销售方式是通过电话联系订货,公司的名气大,自然会发展老顾客,定期为他们供货。这里经手的茶叶种类繁多,包括黄山毛峰、太平猴魁、铁观音、龙井、桐城小花、霍山黄芽、安吉白茶等名茶;茶叶在这里完成包装后,大部分是针对安徽市场,但也有些是销往全国各地,甚至涉及甘肃兰州等偏远地带。据厂长介绍,这里的茶叶年销量高达130多万盒;接着,我们参观了月饼包装生产的车间,厂长介绍这里除了以包装茶叶为主以外还会有做其他的包装; 最后,团队在三山区峨桥镇梅地亚茶叶公司工会委员会合影留念。

    二、街边茶铺迷人眼

  在参观完梅地亚茶叶公司后,远程教育赴三山区队询问了江南第一茶市里有的名茶商店铺的具体位置,便继续步行前去寻找。途中,我们看到街道两边的茶铺鳞次栉比,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队员们询问了几家店铺的营业情况,得知有的店铺已有十几年的历史,月销量在一万多斤左右,这里的茶铺优势是种类丰富,货源充足,价廉物美,全国各地的茶这里基本都有销售,销售旺季在4月左右,以春茶为主。因此,当地获得了“江南第一茶市”的美誉,峨桥镇也成为全国性的茶叶集散中心和批发销售中心。党和国家领导人李鹏、朱镕基、温家宝等相继来视察。而江南第一茶市也以繁荣的商业景象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三、诚信之德立牌坊

  尽管天气炎热,但队员们前行的动力丝毫没有减少。终于,在走过了漫漫长路后,我们来到了茶市当地著名的店铺东升茶业。那里的老板王树文热情地招待了我们。据了解,王树文曾先后担任三届人大代表,他肯为百姓做事,真实地反映百姓们的心声。他让我们坐下,并边为我们泡茶边与我们亲切地交谈。问及他店铺兴隆的秘诀,他笑答“诚信”二字。在他看来,信誉是一个茶铺走向成功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法宝,尽管当地市场竞争激烈,甚至连网商也逐渐发展起来参与竞争,希望在市场中分一杯羹,但只要茶铺坚持引进客户,保留客户,自己生产,保证货真价实,提升服务质量,就仍旧能在这个市场站稳脚跟。谈及峨桥镇茶叶发展的背景,他介绍说在改革开放后,卖茶老辈抓住机遇,形成峨桥镇与外地往来经销茶叶的致富手段,有买有卖,买卖全国各地的茶叶,形成互联互信的模式,逐渐地展开峨桥镇在全国的销路。在老辈们坚持不懈地努力为峨桥镇创造资产的情况下,峨桥镇才得以持续发展到今天。但他也表示出对峨桥镇茶叶发展的担忧,自1989年至今,茶业在走下坡路,他希望政府能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推动茶业的进步。茶铺里浓郁茶香蔓延开来,他像个说故事的人,将与茶叶有关的事情娓娓道来。下午,我们与王树文告别,为这次调研茶业的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随后回到各自的办事处开展工作。

    据悉,芜湖市政府不久前于6月21日至23日举办了第八届茶博会。峨桥镇以其独有的茶文化和自发的茶市,吸引了各地人到这里一看茶色,一嗅茶香,一品茶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