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事业

02.09.2014  17:22
安徽坚持“以人为本”的社会事业发展导向,更加关注改善民生,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1.科技教育 科技成果。年末全省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82.8万人,科研机构2091个,从事研发活动人员14.5万人。全年用于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275亿元,增长28.1%。全省有国家大科学工程5个;有国家实验室2个,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15个,省级(含重点)实验室105个,部属(含重点)实验室35个;有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97家,其中国家级20家。全年共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878项,受理专利申请74888件,授权专利43321件,分别比上年增长54.2%和32.6%。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6806项,成交金额86.2亿元,比上年增长32.6%。   教育发展。年末全省共有研究生培养单位21个,在学研究生44351人。普通高校107所,在校生102.3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30.6%,比上年上升4.2个百分点。各类中等职业教育(不含技工学校)在校生100.2万人。普通高中716所,在校生129.3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6%,比上年上升2.5个百分点。初中2920所,在校生213万人,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99.6%。小学12547所,在校生404.7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9%。各级各类成人学校毕业生42.9万人。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合肥研究院)是中国科学院在安徽设立的一个综合性科研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合肥研究院位于合肥市西郊风景秀丽的蜀山湖畔的董铺岛上,面积2.65平方公里,是中国科学院重要的科教基地之一。 全院现有在职职工1968余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488人。在现有的220多名研究员中,有院士、“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杰青、国家“973”计划首席专家、国家“863”计划专家和大科学工程专家、“千人计划”和 “百人计划”入选者等130余人。形成等离子体物理、纳米材料等多个创新团队和973团队。设有博士后流动站5个,博士点7个,硕士点16个,在学研究生1200多人。设有20多个装备优良的实验室、研究中心和10多个大型技术物理实验平台,包括国家“863”计划大气光学、智能机器人传感技术、中科院材料物理、离子束生物工程、安徽省环境光学监测技术等9个国家或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拥有中国第一台超导托卡马克HT-7实验装置,自主设计、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台非圆截面全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是中国主要的核聚变研究基地之一,也是世界实验室在中国设立的核聚变研究中心。   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NSRL) 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NSRL)是1983年原国家计委批准建设的中国第一个国家实验室,拥有国内大学中唯一的一台大科学装置和国家级多学科交叉开放研究平台,被广泛应用于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医学、能源与环境等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领域,是我国重要的知识创新、人才培养及高新技术研发基地。实验室承担着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军工863专项、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国家攀登计划等研究项目,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科院科技进步特等奖和安徽省高校科技进步奖等奖项,为我国基础研究和国防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是科技部2003年11月批准筹建的首批五个国家实验室之一。实验室是国家“量子调控”重大研究计划委托研究基地、国家首批 “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教育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中国科学院“创新文化建设先进团队”。实验室近年来在量子物理与通信、量子调控、单分子科学、高温超导材料、纳米科技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进展。   全国重点院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1958年9月创建于北京,首任校长由郭沫若兼任。它的创办被称为“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学校是国家首批实施“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大学之一,也是唯一参与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大学。 学校现建有14个学院,以及研究生院、软件学院等,在上海、苏州分别设有研究院。有数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生物科学、化学等6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和1个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8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0个安徽省重点学科。建有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合肥)、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38个国家和院省部级重点科研机构。 现有在校学生15500多人,其中博士生1900多人,硕士生6200多人,本科生7400多人。专任教师1553人,其中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37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0人,教授522人,副教授671人。学校还聘请了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丘成桐、R.F.Curl、Eugene Garfield Charles等一批世界著名科学家为名誉教授、名誉博士和客座教授。   学校面向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领域,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和技术开发,努力实现“创寰宇学府,育天下英才”的奋斗目标。   全国重点院校——合肥工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 “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          1945年创建于合肥。1979年,邓小平同志亲笔为学校题写校名。 学校有19个学院,国家级科研基地4个,国家技术转移示范中心1个,3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3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75个本科专业。 现有在校本科生26700余人,研究生9600余人。专任教师1825人,其中高级职称1451人。60多年来,共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25万多人,逐步形成了“工程基础厚、工作作风实、创业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特色。   省属重点综合大学——安徽大学 安徽大学是国家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是安徽省省属重点综合大学。1928年创建于当时省会安庆市,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于合肥市重建。1958年9月16日,毛泽东同志视察安徽时,亲笔为学校题写校名。 安徽大学全力推进“211工程”建设,各项教育事业获得全面发展。现有教职工2500余人,其中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者800余人,有兼聘院士及兼聘特聘教授28名,享受国务院和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33名。全日制在校生规模27000余人。有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8个博士学位授权点、3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设有26个院(系),77个本科专业,涉及10个学科门类;现有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5个省级重点学科;建有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1个获得国家CMA计量认证的现代实验技术中心;有4个省级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7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设有2个国家级和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建校以来,学校已为国家和地方建设输送近20万余名优秀毕业生。学校是国家公布的华文教育基地和接收政府奖学金留学生的高校之一,与五大洲95所高校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在“至诚至坚,博学笃行”的校训精神的指引下,学校正朝着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高水平大学”新的奋斗目标稳步前进。   2.新闻文化 年末全省共有文化馆121个,公共图书馆102个,博物馆14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432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6处、合并国保项目2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08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60项,省级名录273项。广播电台15座,中波发射台和转播台23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7.85%。电视台15座,有线电视用户518.8万户,电视人口覆盖率98.1%。全年出版报纸98种,总印数12.7亿份;期刊(杂志)180种,总印数0.6亿册;图书9692种,总印数2.6亿册;电子、音像出版物98种,出版数量40.6万盒(张)。有各级国家档案馆142个,馆藏档案资料1747.2万卷(件、册),库馆总建筑面积23.8万平方米。   3.卫生体育 卫生医疗。年末全省共有卫生机构23277个,其中医院93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1812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449个、其他卫生机构86个。卫生院138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948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18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21个。卫生技术人员23.63万人,医院、卫生院床位20.61万张。全年诊疗2.44亿人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业人口5043.75万人,参合率99.5%。 体育竞技。全年在国际和国内的重大比赛中,我省运动健儿共获得34枚金牌、26枚银牌和30枚铜牌。其中,世界冠军6个、亚洲冠军6个。“全民健身、健康安徽”系列主题活动蓬勃开展,全年共举办百人以上群众体育活动1860次。   4.人民生活 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24元,比上年增长13%。人均消费性支出15012元,增长13.9%。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161元,比上年增长14.9%。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556元,增长12.1%。城镇、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为32.4、35.9平方米。年末全省民用汽车拥有量330.2万辆,比上年增长14.1%。其中私人汽车246.7万辆,增长20.2%。民用轿车拥有量149.3万辆,增长28.8%,其中私人轿车128.2万辆,增长33.1%。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年末全省参加城镇基本养老、医疗保险人数分别为783.7万人和1659.8万人。参加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人数分别为402.2万人、455万人和430.2万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推进,年末被征地农民参保人数211.1万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参保人数3165.6万人。农村低保提标扩面全面完成,年末保障人数215.1万人;城市低保应保尽保,年末保障人数81.9万人。 人口增长保持较低水平。全省人口出生率13‰,自然增长率6.86‰。年末户籍人口6902万人,比上年增加26.1万人;常住人口5988万人,增加20万人。城镇化率46.5%,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   5.民生工程 大力加强社会建设,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把更多的财力向基层倾斜、向民生倾斜、向困难群体倾斜。全年民生支出3161.2亿元,占全省财政支出79.9%,完成33项民生工程建设任务。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五项社会保险完成年度任务。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人均月增加175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户供养补助和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标准均提高10%以上。   6.环境保护 年末全省共有省、市、县级环境监测站87个。监测的16个城市中,有15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已建成自然保护区38个。淮河干流安徽段水质以Ⅲ类为主,总体水质状况优。长江干流安徽段水质以Ⅱ类水质为主,总体水质状况优;主要支流总体水质状况良好。巢湖湖区整体水质状况轻度污染,9条主要环湖支流整体水质状况中度污染。新安江干、支流水质状况优。全省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8.4%。 紧紧围绕美好安徽建设,以增强生态竞争力为核心,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着力优化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完善体制机制,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全面提升生态文明水平,走出安徽特色低碳环保、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到2020年,力争全省生态竞争力综合指数比2010年翻一番,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环境质量居全国前列,基本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基本建成生态环境优美、生态经济发达、生态家园舒适、生态文化繁荣的宜居宜业生态强省,使城乡居民都能喝更干净的水,呼吸更清洁的空气,吃更安全的食品,享受更良好的环境。 信息来源:安徽省人大常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