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硅谷”中科大先研院释放创新活力
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总控中心落地,未来网络合肥先导实验网开通,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获批……被称为“江淮硅谷”的中国科技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自2012年7月开建以来,聚焦重点领域“种大树”,对接优质资源“建森林”,立足国际平台聚人才,成为我省最大化释放创新联合体活力的协同创新平台,与国际各知名企业共建31家联合研发中心,孵化创新企业56家,培育、遴选先进技术项目166个;开发新产品近40个,新增销售收入1.28亿元。
创新驱动发展,打造国际一流创新高地。中科大先研院由省政府、中科院、中科大、合肥市四方共建,突破传统大学科研模式,利用大学、科研机构强大的科研实力,利用丰富的校友资源,结合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充分发挥资源集聚与带动引领作用,推动重大原始创新成果转化为变革性技术,以催生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走一条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协同创新之路。
顺应未来科技革命潮流,五大领域里“种大树”。中科大先研院将微电子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医疗健康和量子信息等5个领域确定为重点发展方向,目前已成功申报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总控中心等7个国家级、战略性科技创新平台。日前,全球首款基于三维打印“框架”技术的3D打印机在合肥上市,这一技术从原始创新、到成果转化、再到产品上市,仅用了8个月时间。一两个研发平台可能作用有限,但几十个平台整合在一起就能发挥集聚效应。在“种大树”的同时,先研院对接中科院等优质资源“建森林”,先后与微软等国际知名企业共建31家联合研发单元,孵化创新企业56家,形成格局多样、来源丰富、各具特色的“创新丛林”。目前,各类创新单元申报专利136项,吸引注册资本2.63亿元。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要素。两年来,先研院立足国际平台聚人才,引进国家“千人计划”等创新高端人才26人,同时采用“企业导师+学术导师”的“双导师”模式,培养技术创新与产业培育急需人才,解决“成果转化缺人”的困境,目前已有500名工程类研究生入驻园区。
评论
培育“创新丛林”凸显集聚效应
将分散的优势集成起来,形成的是强大的综合优势;将各种资源科学集聚、有效整合起来,形成的是倍增效应。中科大先研院围绕创新链“种大树,建森林”,走出一条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协同创新之路。他们培育一片片格局多样、来源丰富、各具特色的“创新丛林”,将原始创新成果转化为变革性技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其创新理念和生动实践值得借鉴。
培育“创新丛林”,首先要打破体制机制藩篱,完善创新链条,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近年来,我省产生了一批重大原始创新成果,但由于政产学研用“各拉各的车”,原始创新转化不畅,影响了最终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的释放。省政府、中科院、中科大、合肥市四方共建的中科大先研院,理顺了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打造政产学研用多方资源的聚集平台,通过搭建桥梁,直接对接成果、人才、项目、基地、企业,打破原有主体之间的隔阂,带动资源融合,实现优势叠加,这样,最大限度释放出创新联合体的活力。
培育“创新丛林”,要着力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必须畅通创新链上中下游的交流、互动与合作,促进创新链、产业链和市场需求有机衔接。既要瞄准科技前沿和战略高地选准题目,强化创新成果的源头供给;又要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服务企业创新发展,促进科技知识在全社会的扩散和应用。像中科大先研院,就按照“顶天、立地、聚焦”的原则,面向微电子技术等5大重点领域“种大树,建森林”,成立7大国家级科技平台、87个创新单元,为高科技企业集聚和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不竭的技术动力。
培育“创新丛林”,最终要靠人才支撑。过去大量成果“养在深闺人未识”,转化人才缺乏是一个重要原因。中科大先研院依托国际平台吸引科研领军人才,并直接将研究生培养贯穿于成果转化全过程,保证了创新、创业的源头活水。而试点股权激励、收益绝大部分归创新团队等措施,也激发了人才的创新活力和动力。
“创新丛林”是一个综合生态系统,包括政策导向、价值理念、制度环境等。一项项具体而微的改革举措,汇聚成一个充满生机的生态系统,创新型人才自然就能生根发芽,创新成果自然能够不断涌现,创新发展自然能够生机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