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19.06.2014  03:17

                2月9日上午,安徽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在合肥召开,省长王学军做政府工作报告。26页的政府工作报告,55处提到了“改革”。“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最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桎梏,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寻求改革共识的最大公约数,汇聚加快发展的强大正能量”。在政府工作报告即将结尾的时候,“改革”再次出现,由此可见,改革是2014年我省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在这“号角”吹响的背后,将有10件改善民生实事需要完成。

        深化改革有序推进大部制、高考制度改革

  全面落实中央改革总体部署,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着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实质进展。

  深化国有企业、金融体制改革、财税体制等方面改革。扩大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点,全面完成83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实现村镇银行县域全覆盖。发展省股权交易市场,鼓励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融资。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优化金融生态,防范金融风险。

  将继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立行政审批事项目录清单制度并向社会公开;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完成省级以下工商、质监、食品药品行政管理体制调整改革;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分级建立集中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

  今年还将深化社会事业改革。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以职业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为切入点,有序推进高考制度改革。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巩固完善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继续推进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实施“单独两孩”生育政策。

  经济增长废除各种不合理规定和隐性壁垒

  继续实施和完善稳定经济增长政策,扩大有效需求,增强企业活力,巩固经济稳定向好势头。

  今年,全省将继续扩大有效投入。实施新一轮治淮和淮水北调工程,加快高等级公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稳步推进民航机场建设。全年新开工超亿元项目1600个以上,建成超亿元项目500个以上。同时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废除各种不合理规定和隐性壁垒,支持民间资本参与经营性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项目建设,制定民营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具体办法,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

  此外,将努力推进消费增长。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健全工资稳定增长机制,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发展健康消费、养老消费、旅游消费,实施“宽带安徽”和“信息惠民”工程。推进城市商业集聚区、15分钟便民消费圈建设。

  产业升级实施100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为主攻方向,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转型升级。今年将全面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加强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启动科技“小巨人”企业扶持计划。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组织实施100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加大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实施力度,启动创新创业科技团队扶持计划和技能人才振兴计划。

  进一步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智能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新型显示、机器人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加快服务业发展,出台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健全服务体系,推进医养结合。

        新型城镇化进城落户农民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保体系

        新的一年,将继续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稳步实施户籍制度改革,把进城落户农民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落实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统筹衔接办法,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同时将大力提高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提升中小城市品质。加强城市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保持城市历史记忆,大力发展地域特色鲜明、彰显徽风皖韵的美丽城镇。

   积极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也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任务之一。支持合肥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加快建设环巢湖生态文明示范区和合肥航空港经济示范区,推动合肥经济圈一体化进程。积极对接长江经济带建设,推进皖江城市带联动发展和跨江发展,逐步形成新的城市组团。落实支持皖北发展各项政策,推进大别山连片特困地区和皖北地区扶贫开发。

   农业现代化重点支持种养大户成立家庭农场

  坚持稳定政策、改革创新、持续发展,落实支持保护制度,加快向农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促进农业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

  今年将建设一批粮食高产高效示范区,健全“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激励机制。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新建20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50个农产品标准化基地。

  同时将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对家庭农场的定向扶持,重点支持种养大户成立家庭农场;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快建设美好乡村,深入开展全国首批美丽乡村试点工作,完善村庄布点规划和中心村规划,启动第二批710个中心村建设。

   对外开放坚决摒弃拼资源、拼土地、拼优惠做法

  坚持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加快培育参与国际国内合作竞争新优势,拓展开放发展新境界。

  抓好招商引资,既是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迫切需要,又是解决经济发展深层次问题的现实选择。报告指出,我省将统筹引资、引技和引智,推进精准招商和产业链招商,引导外商投资新兴产业、新型业态,培育和发展总部经济。更重要的是,创新招商方式,坚决摒弃拼资源、拼土地、拼优惠政策的做法,坚决防止引进落后产能。继续深化与央企、全国知名企业合作,加强区域经济合作。

  积极对接上海自贸区建设,推进长三角区域通关一体化,加快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建设,规划建设口岸经济区,加快合肥综合保税区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市申报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支持有条件的园(港)区争取自贸区试点。

   文化繁荣推进大运河安徽段申遗保护

  文化是美好安徽建设的重要基石。以激发文化创造活动力为中心环节,全面推进文化改革创新、繁荣发展,着力打造文化强省。

  根据报告,我省将增加基本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加快市县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启动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完成9000个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群众文化辅导员队伍建设。

  2014年,我省还将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利用,推进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和大运河安徽段申遗保护。

  文化既是软实力也是硬实力,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更是加速崛起的重要支撑。今年,我省将一如既往支持出版、发行、广播影视、演艺等产业发展,进一步提升“文化皖军”品牌。发展新兴文化业态,加快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动漫、数字出版基地建设,打造一批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特色文化街区。

        生态环境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大气污染防治

        对于空气质量问题,群众越来越关切,必须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大气污染防治。省政府已出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和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与各市签订防治目标责任书。2014年,我省将全面加强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燃煤锅炉、秸秆焚烧、城市扬尘等治理,建设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系统,完成30万千瓦以上燃煤机组脱硝设施建设,日产4000吨以上水泥熟料生产线脱硝比例达100%,机动车环保标志核发率达80%以上。加强重点流域重污染河流综合整治,基本完成淮河、巢湖流域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新建一批污水处理厂并正常运行。

   耕地保护是关系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我省将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进一步清理违法违规、供而未用和闲置低效用地。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50平方公里。提升城市绿化水平,深入推进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完成新造林214万亩。

  此外,根据报告,安徽将改革生态环保管理体制,执行落实国家《千岛湖及新安江上游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规划》,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和赔偿制度。

   改善民生2291所义务教育学校实现标准化

  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进一步加强社会事业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织好保障民生安全网。

  让城乡孩子同享优质教育资源。记者从报告中了解到,我省将在今年启动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完成2291所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任务,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实施“江淮名师”、“江淮好校长”培养工程,推进教育信息化,加快“三通两平台”建设。

  根据报告,将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提高各项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补助标准每人提高40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提高10%。

  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补贴联动机制,及时足额发放价格临时补贴。推进廉租房、公租房并轨运行,完善建设、分配、管理、退出机制,开工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46万套,基本建成27万套。

   社会和谐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

  着力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进一步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化解矛盾纠纷综合机制和基层维稳应急处置机制,实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及时反映和协调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全面推进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城市社区服务设施覆盖率达90%。

  增强安全发展意识,进一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基层属地管理责任,加强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隐患整治,严格执行车辆超限超载治理条例,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加强基层监管网络建设,健全食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非法生产销售、非法添加等行为。强化应急平台和应急专业队伍建设,加强气象、地震、防灾减灾工作,整合应急资源,提高应急保障能力。推进立体化、数字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力度,加强特殊人群教育管理,依法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

                                                            (市场星报 记者沈娟娟 祝亮 李皖婷 俞宝强)

信息来源:信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