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颍上县市场监管局荣获“新增规模工业企业服务奖”

20.04.2015  17:18

  日前,颍上县召开经济表彰暨科技创新工作会议。会上,颍上县市场监管局获县委、县政府颁发“新增规模工业企业服务奖”荣誉。

  2014年,颍上县市场监管局紧紧围绕富民强县这一中心,以提升工业企业在全县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为着眼点,创新服务理念,综合运用职能,全力服务工业企业发展,受到县委、县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广大企业的一致好评。

  一、抓观念转变,为服务工业发展提供思想保障。 该局成立后,局党组重点将干部职工思想观念转变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将市场监管工作定位在大服务、大监管、大发展、大维权上。提出“以政府的中心工作为中心,企业的困难就是市场监管的困难,服务发展人人有责,破坏发展严格问责”服务思路。要求每个干部职工树立“四要”理念:要有服务发展的诚心,要有富有成效的作为,要有奋发昂扬的激情,要有奉献事业的境界。充分发挥每位干部职工的潜能,增强干部职工服务企业,服务经济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

  二、抓素质提高,为服务工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该局以深入开展学习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契机,加强培训学习,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综合素质。制定年度干部职工教育培训计划,先后开展了各类专管员、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安全等培训班,重点提高干部职工的服务技能、服务水平、业务知识、法律法规知识,使干部职工能及时适应形势的要求、职能的转变。

  三、抓内部管理,为服务工业发展提供措施保障。该局出台了《颍上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问责办法》,重点解决队伍中存在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以及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政令不畅、执行力差,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影响单位形象等问题。推行企业联系员制度,在全县规模工业企业,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的企业联系活动。联络员深入企业为企业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开展大走访活动,全面开展“进万企、优服务、促发展”活动,广泛听取企业对市场监管部门的意见和建议,掌握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生产经营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2014年,走访企业594家,解决问题381件,征集意见建议263条。严肃纪律,加强对干部职工的管理。对服务企业差、阻碍经济发展,破坏经济环境、损害市场监管形象的,坚决查处,绝不姑息迁就。

  四、发挥职能优势,全心全意为工业发展服务。放宽准入条件。该局不断深入推进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按照“增加总量、扩大规模、鼓励先进、淘汰落后”的方针,坚持“能放则放、能简则简、能快则快、能优则优”的原则,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落实由前置改为后置的登记事项113项。开辟绿色通道。对于涉外(从县外引进的投资项目)、涉改(国有、集体企业改制)、涉农(服务“三农”的企业)、涉困(下岗职工、特困人员)等企业设立专门窗口,提供更方便、更快捷的服务。对于政府确定的重大投资项目,需要组建公司或者办理增资、改制登记的,通过“绿色通道”实行专人专件办理,提供咨询,跟踪指导。 强化一次性告知。坚持告知事项“一口清”、发放材料“一手清”的原则,为办事群众提供“一次性”告知服务。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一次性告知其申请事项的办理程序、办理时限和所需的全部材料;对于申请人提交的企业登记注册申请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当日一次告知其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对申请人提出的不属于市场监管部门业务范围内的申请事项,一次性告知申请人相关的许可机关。实行首问责任制。在登记注册窗口的接待工作上,强化首问首办服务。首问责任人对涉及本部门的业务,做到有问必答,一次说清。首办责任人力求答复问题准确、解释询问清楚,不让群众久等或反复跑,对待办理的事项,按行政执法公示制要求,在限定时间内给予办理;对需转办的事项,及时联系接洽;一时办不到的,说明原因,耐心解释。提供跟踪服务。对重点产业、重点项目、招商引资项目、重点企业和改制企业,在企业申请名称预先核准或立项、报批阶段,指派专人负责咨询、指导和登记工作,主动跟踪对接,对涉及市场监管部门的业务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对不属于市场监管部门业务范围的问题,主动与有关部门联系沟通,尽可能给予帮助,当好投资者的参谋和向导。实施品牌战略。积极实施商标培育、名牌战略,打造知名品牌、诚信品牌,涌现出了一批信用指数高、创新能力强、经济效益强的优秀企业。2014年,新增知名商标4件,著名商标3件,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件。培育安徽名牌3家,市名牌2家,另有两企业分获首届颍上县长质量奖。助企融资解困。针对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该局因企制宜,多维度分析企业发展和经营情况,综合运用商标专用权质押、股权质押、动产抵押等多种方式融资解困,打造多元化融资平台,支持企业办理动产抵押融资,以“资产”换“资金”。以股权出质融资,帮助企业盘活存量资产,换取“真金白银”。2014年帮助企业融资1.6亿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