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解读“皖版高考改革方案” 高一高二学生压力变大
走班制(资料图)
11月24日,“皖版高考改革方案”两大配套方案(《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和《安徽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正式出台。按照新方案,今后我省高中生可按照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兴趣特长,在政、史、地、理、化、生6门科目中“自由搭配”3门参加等级性考试,成绩计入高考。
2018年入学的高中生将迎来全新的高考方式。“6选3”的学业水平测试将给今后的高中生们带来哪些学习变化?对高中而言,教学方式将如何改变?看 合肥 一中名师解读两大政策。
解读一
两大方案将促使高中建立“走班教学制”
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内容的变化,必然带来教学安排发生变化,尤其是高一、高二阶段的教学重点会发生很大的转变,因此我们应该及早研究,早作准备。
特别是要从学校和学生两个方面注意适应新的变化而做出相应调整和安排, 教育 主管部门也要做出相应的变化。
从学校来说,学校的教学安排要改变,真正意义的走班选班学习机制要建立起来,包括:
打破行政班级和年级的界限;
学校的评价机制要改变,学生的综合能力考查是重点,方案中明确要求绝不能以学生考试成绩来评价教师等。
解读二:
高考生在专业的选择上针对性要更强
从学生角度来说,变化更大,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合理安排三年的学习和考试,为适应合格性考试的需要,学生需要下大力气学习,否则合格都可能有问题;为满足等级性考试的需要,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与同学综合比较,特别是对自己的人生职业规划有比较明确的认识,这样方可做出正确的选择。
另外,随着考试时长和方式的变化,从实际时长和各科分开考试形式的变化来看,学生的考试压力会更大一些。
特别要提出的是,不仅是学习的压力,关键是选择的压力,因此,新的政策之下,家长和学生要尽早有个性化的安排,特别是孩子的职业规划,这样就能做到针对性更强,适应力更强。就教育主管部门来说,尽快改变评价机制和教育管理机制才是关键。
解读三: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将更注重“过程”
今后,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其评价包含5个指标:思想道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④艺术素养;社会实践。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将作为高校选拔人才的重要参考。高中学校要将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提供给高校招生使用。
新政下的综合素质评价成为高校录取的重要参考系数。与现在的综合素质评价不同的是,新的评价办法更注重过程性评价,每年都会对学生做一个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计入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档案。
解读四:
学生在高一就要准备合格性考试
新一轮实施办法最吸引眼球的变化表现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两类。
合格性考试设置科目:
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
等级性考试设置科目:
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合格性考试每个科目每生只考一次,成绩不合格的学生,可以申请补考一次。
根据我省的方案,学生必须参加所有科目的合格性考试,考试成绩合格后,方可参加等级性考试。“我们现在的学业水平考试都是集中在高二的时候考,但按照新的政策,学生在高一时就能参加地理、生物、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三门学科的合格性考试,这意味着学生在高一时就要做好准备了。”张建军说,考试时间的变化也会给学校的教学带来一定变化。
解读五:
高一、高二学习压力或变大
今后,各科目学业水平考试分散在高中三年中进行。学业水平考试实施第二年开齐合格性考试各科目的考试,第三年开齐等级性考试各科目的考试。实施第三年始学业水平考试的合格性考试、等级性考试及合格性考试的补考每年常态化各安排一次,不同年级的学生根据需要选择参加。
值得关注的是,今后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所有科目成绩提供给招生高校使用,等级性考试3门科目成绩以细化等级赋分方式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
“从2018、2019级的考试时间安排上来看,学生最早在高二年级就能参加地理和生物两门学科的等级性考试。”在张建军看来,因为等级性考试成绩直接关系到高考,对于学生来说,高一、高二的学习压力可能会大一些,高三时压力会相对减小。
原标题:合肥一中名师解读“安徽高考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