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子弟 人民的兵——安庆干群抗洪抢险综述之五

09.07.2016  07:11

  7月5日,武警安徽总队第一支队官兵在怀宁县平山镇圩堤险段除险加固。通讯员王宝廷程海珠摄

  涨!涨!涨!超过设防水位、警戒水位、历史水位……

  7月初,持续多天的暴雨不断刷新安庆江河湖泊的水位记录,险情灾情不断出现,房屋倒塌、农田被淹、水库爆满、堤坝溃口……

  宜城大地伤痕累累,人民子弟兵闻令而动,展开了一场与洪魔决斗的生死较量——

  暴雨来袭时,他们紧急集合、迅即出动,视灾情为命令,火速奔赴抗洪抢险第一线;

  灾情发生时,他们舍身忘己、风雨兼程,把人民安危高高举过头顶,全力以赴展开生命大营救;

  滚滚洪流中,他们不分昼夜、连续作战,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道坚不可摧的“护民堤”;

  风雨中,他们是一群“最可爱的人”……

   筑起绿色防洪墙    打响防汛救灾攻坚战

  7月,洪魔肆虐,引起了全国上下的高度关注: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支持地方防汛救灾作出重要指示,指挥人民解放军和武警相关部队迅即奔赴防汛救灾第一线,发扬我军能打硬仗的光荣传统,发挥突击队作用,大力支持地方做好防汛救灾工作。

  6日,武警安徽总队政委马立克来安庆,看望慰问奋战在防汛一线的武警官兵,要求积极组织、科学抢险,不怕疲劳、顽强作战,坚决帮助安庆打赢防汛抢险战役。

  同一天,省军区副司令员徐继龙强调,要根据各地灾情实际情况、精确研判,准确用兵、合理用兵,省军区将对安庆市展开全力支持。

  7日,武警安徽总队副司令员储发寿来安庆检查指导防汛抢险工作时表示,后期防汛抗灾的压力将会更大,武警安徽总队将对安庆市开展全力支持。

  强降雨期间,安庆军分区紧急研究部署抢险战斗方案,实时调度、紧急出动一万多人次奔赴抗洪一线。武警、消防、各人武部及民兵预备役人员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战洪峰、排险情,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起绿色防洪墙、搭建水上生命通道,谱写了一曲军民鱼水情深的赞歌!

  7月1日晚11时,洪水突袭桐城市龙腾街道,坊正村26名群众遭围困,生命面临严重威胁。

  深夜赶赴现场的安庆军分区机关官兵查看地形后,迅速制定群众转移方案并投入战斗。军分区参谋张旭超第一个跳上冲锋舟,在雨夜中挨家挨户搜寻救援。“里面还有没有人,赶快出来!我们是解放军。”黑夜中,官兵们呼喊不断,声音几近嘶哑也不停止。

  85岁的老人关春元行动不便,病卧在二楼的床上。张旭超毫不犹豫地将她背起,趟过深水把她送到冲锋舟上。老人热泪盈眶连声说:“谢谢解放军!谢谢你们!”

  经过2个多小时救援,26名群众成功被救。时针指向凌晨2点,官兵们早已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他们顾不上休息,携带冲锋舟火速赶往桐城市孔城镇、金神镇等救援点。

  这是一支急行军——

  哪里需要就去哪里,哪里有险情就去哪里,不分昼夜,连续作战。

  这一抹军绿色在灾区随处可见,他们英勇无畏、奋不顾身,用自己的行动为“人民子弟兵”添上闪亮的一笔。

  7月2日深夜,宿松县白洋河五里乡六圩村龚家坝段发生洪水漫顶,六圩村4400余人,良田4000余亩面临被淹的危险。

  就在万分危急的时刻,该县人武部60余名民兵预备役人员踩着泥泞赶来了,大家你一锹我一锹,你一袋我一袋,肩扛手提,埋头苦干。

  铲土、装沙袋、扛沙包,民兵们与时间赛跑。副部长周春明大吼一声:“同志们,为了乡亲们的安全,大家加把劲,将堤坝再加高一层!”一声令下,场面更加火热。很快,一条百余米的加固堤坝出现了,险情得到排除。

  连续5天来,上万名官兵和民兵挺身而出,义无反顾,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惜一切。想灾区群众所想,急灾区群众所急,千方百计为灾区群众排忧解难,以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优秀答卷。

  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危急时刻,驻宜部队和民兵预备役主动请战、投身抗洪抢险一线。

  截至7月7日17时,全市已动用部队现役人员5403人次,民兵预备役人员16674人次参加抗洪抢险工作。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