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强榜”看皖企成长性 持续发展壮大路在哪

07.09.2015  07:56

  9月6日,2015安徽企业百强与民营企业百强同时揭晓。(后附详细榜单)

   百强上榜企业,强在哪

  数千名工人在各自岗位上娴熟地操作,一道工序完成自动进入下一道。位于合肥经开区的联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车间一派繁忙景象,生产线终端,一台台包装完成的笔记本电脑整装待发,销往世界各地。该公司2011年进入合肥、2012年12月投产,目前年产笔记本电脑达2000万台,占联想集团总份额的50%、世界同类产品的20%,2014年实现销售收入433亿元。今年,联宝科技第一次申报安徽百强企业就居于第八位。

  “今年皖企百强榜呈现的最大特点,就是结构发生了可喜的变化,高新技术、生产性服务业、文化行业等一批企业活力四射,形成对传统企业的赶超之势。 ”安徽省企业联合会会长周本立说,回望历年安徽百强,无论是老企业的韧性坚守,还是新企业的茁壮成长,都走着转型发展、创新发展、改革发展的路子,非此,没有它途。

  新常态下,投资增速持续回落,新的增长动力不足,部分传统产业产能过剩,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不大,信贷资金向实体经济传导不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无论是皖企百强还是民企百强,均是在克服种种困难后实现了总体稳步发展,来之不易。

  “民企百强规模继续增大的同时,经营效益更是稳中向好,劳动效率逐年提高。 ”省工商联副主席耿学梅介绍,此次民企营收百强净利润总额达218.04亿元,户均2.18亿元,比上年增长12.5%,营收净利率由上年的4.66%提升至5.11%;营收百强的员工实现人均营业收入157.54万元,比上年高出18.33万元,近3年均呈现较大幅度增长势头;员工实现人均净利润8.05万元,比上年高出1.57万元,近3年都呈增长趋势。

  对比全国榜单,弱在哪

  传统的水泥生产,一般能耗高、污染重。海螺集团摒弃传统立窑生产工艺,采用世界先进的窑外分解干法生产技术,从单纯生产高标号水泥到同时副产余热发电,成为我国新型干法水泥工业的摇篮、水泥余热发电的诞生地。今天的海螺,不仅产量高、自动化程度高、劳动生产率高,而且能耗低,污染排放达到或优于国家控制标准。企业在此次安徽百强企业中的位次,也由2008年的第4位跃居第2位,成为我省第二家营业收入超千亿的企业。

  “安徽百强企业中,传统产业居多。长期粗放经营,加之产能过剩的大环境,一些企业陷入困境,如不转变增长方式,就会走进死胡同。反之,觉悟早、转变快的企业,才可能走出柳暗花明的新境界。 ”周本立说。

  8月22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2015中国企业500强”榜单,12家皖企跻身其中。近年来,我省入选企业数一直稳定在12家左右。 “与一些发达省份相比,无论从企业规模、数量还是品牌影响力上,我省企业尚存在不小的上升空间。 ”省企联有关负责人介绍,2015中国企业500强的入围门槛为236.1亿元,榜首企业营业收入为2.89万亿元;我省百强企业营业收入入围门槛为31.66亿元,榜首企业营业收入为1363亿元。 “差距显而易见,对此应有清醒认识。 ”

  近年来,我省民营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无论是数量还是体量,差距依然明显。在8月下旬发布的“201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我省仅有3家企业登榜,而浙江有138家、江苏有91家。

  “制造业仍占主导地位,第三产业有较大发展空间。 ”耿学梅说,今年入围省民营企业营收百强的企业分布在8个行业,其中制造业67家,实现营收总额2956.36亿元,占比69.33%。从营收百强的产业分布看,第一产业1家,第二产业81家,第三产业18家。其中第二产业实现营业收入总额3413.42亿元,占比80.04%,第三产业实现营业收入总额789.23亿元,占比18.51%。 “这也从侧面说明,民营经济结构调整有待进一步优化。 ”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