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留住长江美丽容颜】守护好长江之“肺”

19.07.2018  23:15
【听见:留住长江美丽容颜】守护好长江之“肺” - 徽广播
【听见:留住长江美丽容颜】守护好长江之“肺” - 徽广播
【听见:留住长江美丽容颜】守护好长江之“肺” - 徽广播
【听见:留住长江美丽容颜】守护好长江之“肺” - 徽广播
【听见:留住长江美丽容颜】守护好长江之“肺” - 徽广播
【听见:留住长江美丽容颜】守护好长江之“肺” - 徽广播
【听见:留住长江美丽容颜】守护好长江之“肺” - 徽广播
【听见:留住长江美丽容颜】守护好长江之“肺” - 徽广播
【听见:留住长江美丽容颜】守护好长江之“肺” - 徽广播
【听见:留住长江美丽容颜】守护好长江之“肺” - 徽广播
【听见:留住长江美丽容颜】守护好长江之“肺” - 徽广播
【听见:留住长江美丽容颜】守护好长江之“肺” - 徽广播
【听见:留住长江美丽容颜】守护好长江之“肺” - 徽广播
【听见:留住长江美丽容颜】守护好长江之“肺” - 徽广播
【听见:留住长江美丽容颜】守护好长江之“肺” - 徽广播
【听见:留住长江美丽容颜】守护好长江之“肺” - 徽广播
来源: pic.ahrtv.cn

   开栏语

   一江碧水,两岸青山,最美长江需要最好守护。进入新时代以来,安徽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重要战略思想,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齐心共抓大保护,坚决不搞大开发,奏响了新时代的“长江之歌”,八百里皖江碧波归来!安徽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生活、交通、农村、旅游五大广播频率从今天起联合推出《听见:留住长江美丽容颜》大型系列报道,为您讲述长江在安徽境内水变清,岸变绿,产业变优的美丽蜕变。

  守护好长江之“肺”

  打开长江流域地图,6300公里的长江横贯安徽416公里。在长江中下游左岸,生长着长江的一叶“巨肺”——巢湖。它通过裕溪河与长江进行水体交换。近年来,我省扛起守护长江的“绿色担当”,一批批巢湖生态治理项目相继落地,巢湖流域重点治理初见成效。

  作者:安徽交通广播记者戴红莲、孙美玲

  7月3日上午10时,在巢湖闸下游1.5公里处,安徽省巢湖管理局环境监测站综合技术室主任高芮正在对河流水质进行监测。

 

  ▲工作人员正在采集水样

  ▲高芮正在对水样做监测

   “总磷浓度是0.087毫克/升,氨氮浓度是0.23毫克/升。这些数据表明,巢湖进入裕溪河的水是Ⅲ类水质,水质良好。” 安徽省巢湖管理局环境监测站综合技术室主任高芮在监测完成后这样告诉记者。

  对于巢湖与长江的关系,曾有这样一个比喻:

   “巢湖非常像长江的一个‘肺’,如果巢湖排向长江的水是污水,那么长江受到的影响就很大。”安 徽省水资源利用与水环境保护研究中心教授级高工骆克斌介绍。

    ▲巢湖通过裕溪河与长江进行水体交换

  曾几何时,巢湖因污染成为国家重点治理的“三河三湖”之一。如何“清肺”成为摆在大家面前的难题。为此,合肥市邀请专家团队对巢湖进行了一次系统性“体检”。

   “长期积聚的污染负荷是造成水体恶化的根本原因;逐步消失的环湖湿地是加剧生态恶化的重要原因;巢湖本身是碟形湖泊,高磷本底、内源释放是巢湖水华频发难控的客观原因。” 合肥市环湖办规划发展组副组长董雪辉介绍

  根据“体检”结果,对症下药,合肥市打响了巢湖综合治理工程攻坚战。按照“治湖先治河、治河先治污、治污先治源”的治水方略开展治理。

  围绕这一方略,一项项治理措施陆续落地,“河长制”就是其中重要一项。2013年开始,合肥市各级政府的党委主要负责人当起了“河长”,他们负责制定并落实河道治理计划与方案、河道的保护与管理等。

  ▲合肥市全面实行“河长制”文件

  宛玉和,巢湖市坝镇姥山村的村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兼任巢湖上游——兆河中下游段的村级河长。他回忆,“河长制”实施前,村子边上的兆河曾是这样一番景象:

   “以前那个水都是乌黑的,脏得很。一下雨,到处都是漂浮物,那时没人管的,也没这个意识。大河里面漂着东西,就给它漂就是了。”

  ▲安徽交通广播记者在兆河边采访宛玉和

  担任“河长”后,宛玉和迅速实施清理河道、建立污水净化池、设置垃圾统一回收站等项目,受到村民的欢迎。然而,在不让村民在河里放养鸭鹅时,宛玉和遇到了不小的阻力。

   “有的群众不理解,说你们搞干什么,养鸭子和鹅不给下河。鸭子和鹅需要水,它们不是旱的。”

  宛玉和给村民做个实验,把1万多只鸭子赶到圩区里。

   “我把它们往边上一圈,我让他们(村民)自己看,鸭子在那里面拉屎。平时在河里面,他们看不到。”

  这‍下,村民理解了‍。

  ▲安徽交通广播记者采访姥山村村民柯显能

   “鹅和鸭子不给它们到河里去是有道理的。饮用水都在这个里面。” 村民柯显能对记者说。

  如今,走在兆河边,凉风习习,杨柳依依,鸟儿欢唱,清澈的河水更显清凉,兆河迎来新生。和兆河一样,经过治理,丰乐河、派河、十五里河等环湖主要河流水质也趋于好转。

 

  ▲兆河治理后

  ‍‍‍‍‍‍‍‍‍‍‍‍‍‍‍‍‍“河长制”的推行,让注入巢湖水干净了,而“渔民上岸”工程,则是保护巢湖流域水环境的又一项重要举措。

  7月1日,八百里巢湖烟波浩渺,千艘渔船星星点点散落其中,巢湖又一次迎来虾汛。

  ▲巢湖全景

  早上5时,渔民们将一个个虾笼起获到船上,晶莹剔透的巢湖青虾、白米虾便蹦到船舱里。

  ▲渔民正在整理虾笼

  上午8时许,他们结束了一天的捕虾工作,回到距离巢湖西岸不远处的金村安置点。三年前,他们都是以船为家。最多的时候,湖面上有3500多艘渔船。

   “生活垃圾,刷的脏水、柴油机油,肯定都是扔到湖里面了。” 渔民杨永福。

  ▲安徽交通广播记者采访渔民杨永福

  2015年,巢湖市实施的“渔民上岸”工程竣工,111户渔民告别了在湖上的生活,搬进了在岸上的新居。不管是在湖里打渔,还是在岸上生活,他们保护巢湖的意识越来越强。

  ▲如今,渔船上都已经配备了垃圾桶

   “船上有小垃圾桶,岸上有大垃圾桶。水质肯定要大家共同努力才行,都为造福子孙后代。” 渔民杨永福介绍。

  在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巢湖水环境质量正向好的方向发展,但长期积聚的污染负荷仍然超出巢湖水环境承载能力,导致蓝藻频发难控。

  如何走出蓝藻困局?经过多次尝试,最终,合肥市借鉴太湖、滇池治理蓝藻经验,2013年9月,塘西河藻水分离港在巢湖北岸全面建成运行。

  ▲塘西河藻水分离港外景

  ▲塘西河藻水分离港内部工作区

   “塘西河藻水分离港投入运行以来,已经处理浓藻浆893650多方,产出藻泥31240多吨,相当从巢湖水体中消减氮磷500多吨。有效地控制了滨湖湿地森林公园至渡江战役纪念馆沿线蓝藻水华大量聚集带来的环境危害。” 塘西河藻水分离港负责人马建华告诉记者。

  2015年11月

  34个环巢湖乡镇污水处理厂建成;

  2017年8月

  岸上草原”项目开始整改,游乐设施基本拆除;

  2018年3月

  十八联圩生态湿地项目开始栽植芦苇等水生植物;

  ......

  巢湖综合治理工程正在一项项落实。

  “天空蜀岭遥遥出,日落巢湖浩浩来。”夕阳下,八百里巢湖水天一色。随着巢湖闸缓缓打开,一湖清水带着众人期待,奔向母亲河——长江的怀抱……

  ▲巢湖闸

   记者手记: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作为与长江相连的湖泊,巢湖每年平均会有40亿立方米左右的湖水排入长江。如何保障湖水的清洁?巢湖在全国率先探索出了一条大型湖泊综合治理的新路径,并取得一定成效。

  但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巢湖治理依然任重道远,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浩大系统工程。只有各项措施一步一个脚印落到实处,才更能好地守护好长江之“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