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市舒庄镇“红白理事会”为群众每年省下300万

29.01.2018  09:07

    安徽新闻网(www.ahnews.org)讯:“做一盆烩菜,三五个小菜,摆上两三桌招待亲戚,没有烟花、没有表演,办起婚事不但勤俭节约,还能为增进文明尽一份力。”近日,在阜阳界首市舒庄镇大顾村,村党总支部书记顾学杰说起红白理事会制度的好处,赞不绝口。他说,“办婚事六七元,办丧事五六元以内,每次都节约好几万,就能体体面面地把事办好,群众非常拥护。”

  据介绍,大顾村有6000多口人,村里没有成立红白理事会之前,婚丧嫁娶摆出的酒席多则四五十桌,少则三十多桌,造成很大的浪费。结婚头一天晚上要放一场烟花,搭起舞台表演,请戏班子、乐器班连吹带唱也要花费几万元,这些额外的支出至少花费七八千元至三四万元不等。

  “上周,村里的贫困户孙秀兰家办白事,严格按照红白理事会制度节俭办理,我们村还将给予1000元的补助奖励。”大顾村红白理事会会长顾文增接过话茬说,“这两年,我们村全面推行红白理事会制度,村民纷纷支持,有干部带头,群众都跟上,执行起来不费力。”

  据了解,大顾村的红白理事会,只是界首市舒庄镇提倡移风易俗,拒绝铺张浪费以来的一个缩影。2015年以来,舒庄镇政府出台相关文件,要求狠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陋习,倡导节俭、文明、健康、和谐操办红白事儿。政策也十分具体、接地气儿,首先从党员干部抓起,签订责任书,形成示范效应,使文明新风渐次铺展开来。

  “舒庄镇7个村目前全部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将红白理事会制度列入了《村规民约》,规定了操办红、白事的规模、标准,建立健全红白事上报公开制度,对操办情况实时追踪,建立办事档案,统计上报。”该镇分管负责人张峰介绍说,“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大约办红事儿500起、白事200起,平均每起可比两年前节约15000元,一年可节省超过300万的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