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市秸秆变饲料 规模养植效益高

21.05.2015  12:33

  本报讯 近年来,界首市英臣养殖家庭农场,利用当地的各种废弃秸秆,变废为宝,规模养羊,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近日,笔者来到位于界首市舒庄镇大顾村的英臣养殖家庭农场,看到农场的主人马英臣正在修理打捆机,提前做好午收秸秆准备。马英臣告诉说:他今年准备收1000亩地的秸秆,为下一步扩大养殖规模贮存更多的饲料。

今年45岁的马英臣以前多年在外地经商,常年在外漂泊的他总感觉不是长法。在2012年返家时,看到家乡大量的秸秆白白浪费掉,感觉实在可惜,而这些又是喂养山羊的好饲料。之后他又通过认真市场考察,认定山羊养殖前景十分广阔,便毅然回家二次创业,规模饲养山羊。当年,马英臣投资了近百万元,建起了场房,引进了良种山羊200只,在该市、镇畜牧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自繁自养,目前发展很快,养殖场存栏山羊已达700多只。

由于养殖山羊主要饲料来自于农民丢弃的秸秆加工而成,所以养殖成本低,效益好。马英臣指着羊舍正在吃草的羊高兴地告诉说。“现在,我们农场每年底都要销售一批淘汰的小的种母羊,种公羊,一年能收入个二三十万元是不成问题。” 

同时,马英臣规模养殖还得到国家惠民政策的资金扶持。据该镇畜牧人员介绍,三年来,根据马英臣养殖规模已兑现山羊养殖扶持资金补助累计达到14万多元。

  养殖的成功和上级政策大力支持,让马英臣更有信心。现在,马英臣又流转了40多亩土地,准备扩大规模,拟发展万头羊场。以让更多的废弃秸秆得到利用,同时也为自己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特约记者陈振强  本报记者季思华)

责任编辑:韩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