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市人机欢唱战午收

04.06.2015  12:28

  麦浪滚滚,机械轰鸣。6月1日上午,记者在界首市各乡村大块麦田里看到,一台台大型联合收割机正在田间紧张作业,一辆辆装满麦粒三轮车来回奔忙,丰收的喜悦荡漾在人们的脸上。

  “今年的小麦风调雨顺,每亩1000多斤还是不成问题。”界首市田营镇任楼村村民任云高兴地告诉记者。据该市农技部门预测产,今年该市小麦亩产达556公斤,又是一个亩产超千斤年。

  自5月30日该市小麦正式“开镰”收割以来。该市围绕收好、种好、管好三环节着力在提高服务水平下功夫,并以此为切入点,全面做好秸秆综合利用和秸秆禁烧工作,确保顺利完成“零火点”既定目标任务。”

    为保障小麦顺利收割,在技术上当好参谋和指导。该市成立三个科技小分队,围绕群众午收做好技术指导和服务,确保群众颗粒归仓,同时,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和新品种,保证秋季作物种好。

  为保障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顺利开展,该市财政部门已拨付1460.6978万奖补资金到乡镇街道。并划拨出专项经费,分别对购置打捆机、灭茬机的实行叠加补贴,对秸秆饲料化的予以奖补。同时强化宣传明确农机准入标准,确定以粉碎还田作为综合利用主渠道。

    “通过近两年精播机的推广实施,基本上实现了精播全覆盖,可达到一次一播全苗,苗齐苗壮的良好效果,为秋季丰收奠定良好基础。”该市农技中心负责同志介绍说,在管好这一块,界首市推广收割机加挂粉碎机技术,确保午收留茬不超过10公分,通过低留茬,保障播种的有利条件,保障群众能够积极实施秸秆粉碎还田,通过粉碎还田来提高土壤墒情。

    为完善帮扶机制,该市加强应急处置,各乡、镇、街道以行政村为单位,成立代收代种组织,对所在村的困难群众、种植大户及收割、种植机械缺少户进行帮扶。并及时调度农作物收割播种机械,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组织旋耕播种,化解秸秆禁烧与农民抢收抢种的矛盾,彻底解决个别地块小麦无人帮收、秸秆无人帮清、作物无人帮种等问题。

  同时,为确三夏期间的安全生产。该市还加强对机手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增强安全意识。全面检修收麦机械,消除安全隐患。

  据该市农委负责人介绍:今年该市将有2000台联合收割机参加机收,若在晴朗的天气情况下,再有一周时间基本可完成午收。 据统计,今年,界首市共种植小麦53.6万亩,已完成收割5万余亩,夏播玉米8000余亩。(特约记者陈振强  本报记者季思华摄)

责任编辑:韩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