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价格战硝烟未散 6·18促销厂商喜忧参半

18.06.2014  12:04

    6.18又来了。这一天之所以会被关注,始于两年前轰轰烈烈的电商价格大战。但是,今年的6.18之前虽然也传出了有连锁卖场向电商约架的消息,但是各方均反应平平。这份平淡,折射出市场的日渐成熟和参与各方的理性。

  2012年的6.18,虽然不是中国网购史上创造销售金额最高的一天,但无疑是中国电商企业拼价格拼得最为惨烈的一天。来自购物搜索一淘网的数据显示,一淘网在当天收到来自用户的商品比价搜索请求量增长了10倍以上,用户的搜索深度增长超过300%。也就是说,平均每个用户在网购前,至少会通过一淘网比较4件同类商品的价格。

  这场“最惨烈价格战”的硝烟还未散尽,号称“最欢乐、最混乱、最大规模”的价格战再次袭来,并且在几天之内迅速演变为多方“群殴”。这一年的电商价格大战最终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认定其存在价格欺诈,并曝光了价格欺诈的3条“罪状”而画上句号。同年底,北京市工商局、北京市商务委及北京电商协会召集44家电商网站签署《网络零售业提升客户服务倡议书》。其中规定电商网站应承担所售商品的三包服务,主动向消费者出具消费凭证或单据,保证信息真实性、价格准确性,不做虚假促销等8项承诺。

  虽然有人认为这是一场成功的市场营销,但笔者认为,这场价格大战更是让消费者了解到电商价格大战的本质,从而加速了网络销售平台忽悠式营销的终结。

  因为经过电商大战的洗礼,防忽悠已成为网民互联网生存的必要技能,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 “价比三家”,消费行为更加理性,面对电商促销越来越淡定。

  同时,厂家的电商战略也逐渐清晰,促销有了节奏。电商促销对于厂商而言可以说是喜忧参半,喜的是能提升销量,忧的是可能会打乱价格体系。前几年,厂商与电商之间时常会出现些小矛盾,但现在厂商的电商战略渐次明晰,对待电商及电商促销也更加理性。对“6.18”和“双11”这样的电商促销季厂商均早早纳入到其全年营销计划之中,自然能够从容面对。

  此外,电商促销不再是新闻热点,媒体淡定。互联网文化加上电商近些年来强强联手,造就了中国互联网上的无数热点,电商促销常态化已是事实,难以再成为新闻热点。媒体对于电子商务的了解开始深入,关注点也从表面价格战促销上升到公司运营、模式创新、对经济社会生活影响的层面。

  另外,网络购物的相关法规也正在完善之中,继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将网络购物等非现场购物纳入调整范围之后,今年2月13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又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网络交易管理办法》,忽悠式营销的成本由此也被提高。

  于是,我们看到,虽然今年6月初,某电商邀请零售行业企业参与“6.18大促”,但并没有得到其他平台的直接响应。不过,电商们也没闲着,苏宁易购主推“年中庆”和世界杯主题促销,国美在线以决战32天送32亿元现金券为噱头开展促销,淘宝网年中大促等多项促销活动也接连展开。只是这一切都没有了往年的狂热,整个电商市场波澜不惊。

责编:李新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