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首个农民电商人才培训班开班 破解“新农民”苦恼

26.05.2016  16:36

  ○90后创业女孩胡盼盼

  回乡创业的90后大学生胡盼盼,承包的一千亩地今年种植内容由普通杂交水稻转型到香米、红米、黑米等,成本上升后,每斤的售价也大幅上涨,销售遇到瓶颈。

  怎么办?小胡将目光投向了互联网。昨天上午,合肥市首个新型职业农民电子商务人才培训班在肥东县举行开学典礼,小胡等约100名新型农民参训学员在接下来一周内将接受系统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培训,期望学习电子商务的“金点子”,为合肥更多农产品“触网”做准备。

   90后新农民遇到销售难题

  大学是学习酒店管理专业的胡盼盼,大学毕业后却选择回到肥东老家从事农业。在她的建议和沟通下,原来主要做粮食贸易的父亲转型做起水稻种植大户,目前在肥东县古城镇友谊村流转了1000多亩土地,种植水稻、豆类。

  肥东是典型的江淮分水岭地貌,流转过来的农田,按原来的地界分布,好多都不到一亩,小胡父女花了200多万将这些土地重新规整,适应规模化机械化种植。

  一开始,父女俩一直种植的是普通杂交水稻,由于以前多年从事水稻贸易的基础,再加上在县城开了个门市部,倒不愁销路。胡盼盼透露,2015年随着合作社运营渐上轨道,父女俩谋划转型,升级种植优质品种水稻,品质定位在中档以上,成本和售价也随之比普通大米要贵一些,如他们种植的香米零售价在4元/斤,小红米每斤7元-8元,黑米每斤4元,黑花生去壳后20元每斤。

  “目前这些农产品主要通过县城的门市部、亲友的微店等销售,一千亩地都种植优质农产品后,将达到几十万斤的产量,这种小打小闹的销售方式肯定不行。”胡盼盼和父亲开始面临销售问题,需要开拓市场,尤其是需要优质米的客户市场。

  “精准客户和优质产品是断链的,有人需要优质农产品,我们有优质产品但是没有建立直接对接,在寻找市场。”怎么办?曾经不愁销路的胡盼盼将目光转向了“互联网+”,打算通过互联网对接,一边申请企业店铺,一边学习电商运营,如产品包装设计问题、销售问题等。

   互联网营销买卖双方获益

  肥东县农委党组书记鲁厚宏介绍,近年来农村出现了一大批像胡盼盼这样的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也涌现出了一大批农村经纪人,他们一方面采取传统的营销管理模式,另一方面也迫切需要学习电子商务知识,采取“互联网+农业”营销模式。

  政府已经注意到这些新型农民的需求。记者了解到今年安徽省实施的新型农民培训首次把电商人才培训和农机手培训一并纳入。本月初合肥市农委、市财政局联合印发《合肥市2016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施办法》,全面启动2016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民生工程。据了解,2016年合肥市计划培训2470人,其中培训生产经营型820人,专业技能型50人,专业服务型800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产品电商人才800人。各县(市)将结合农业生产周期、农时季节和农民对技术需求等,分时段、分类型培训。培训不收取学员费用,由财政部门直接拨付给培训单位。

  今年肥东县承担新型农民电商人才培训任务160人,昨天参与一期培训的都是肥东县遴选出来的,和胡盼盼一样有意向从事电商的农村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等约百人,他们将接受专业电商培训导师的培训,面对面获得农村电子商务经营技巧的传授。

  鲁厚宏告诉记者,发展电商人才培训不仅用互联网思维经营农业,打破时空限制,让种植户和消费者直接对接,还有助于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让消费者通过扫码了解所购买的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的全链条信息。

来源: 合肥晚报     作者: 邱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