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三下乡”系列报道之三:冒酷暑用汗水浇灌志愿精神 用坚持收获百姓赞誉

27.07.2017  15:03

7月中旬以来,我国部分地区迎来今年来范围最广、强度最强的高温天气,多个地区出现高温超过历史极值的现象。“三伏”天气里,除了坚守在岗位上的工作者,还能够看到各地一群活跃在乡村城镇的年轻身影,他们就是我校参与2017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青年学子。

各志愿服务团队志愿者利用暑期假期时间,奔赴省内各地开展科技支农、教育关爱、爱心医疗等“三下乡”活动。虽遇高温,但志愿者们沉着应对,团结协作,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身体力行,做到行知合一,用知识和爱心回报社会,践行我校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

今年我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富有特色、蓬勃开展。2017年我校组建了20支重点团队,9支特色团队和10支一般团队,39支团队结合各自专业特点,开展活动各具特色,做到了以特色打造品牌,用专业彰显特色,用坚持收获成效。

金融宣讲下基层,惠民利民做先锋。经济系多年来发挥系部特色,在合肥乡镇开展了惠民利民金融宣讲活动,向村民宣传如何辨别假币、手机互联网防诈骗知识等。团队队员冒着烈日在街道上耐心地为村民们讲解,并向他们分发事先准备好的金融宣讲单。活动不仅锻炼了经济系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也为当地村民带来实际生活帮助。

计科系志愿者团队十多年来在长丰乡镇、滨湖社区持续开展计算机知识的科普,为群众义务维修电脑,帮助当地企业建设网站。活动中志愿者们总结了在维修的电脑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包括重装系统、开机较慢、屏幕不显示、主机噪音大等问题,志愿者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尽最大的努力帮助居民解决问题。志愿者们认真记录了居民的反馈意见,对开展的工作做出总结,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

色彩沟通心灵,艺术改变生活。艺术系三下乡团队20名志愿者齐心协力,在万山镇文化站举办了以“色彩沟通心灵,艺术改变生活”为主题的艺术画展,展出有素描、色彩、写生等不同作品,深受各个年龄阶层居民的喜爱,从牙牙学语的小孩子到慈祥和蔼的老人都前来观看,志愿者收集的同学们平时创作的作品还赠给了当地百姓,受到乡亲们的广泛好评。艺术的种子在乡间渐渐生根发芽,艺术之美点燃了一个个孩子渴望的心灵。

系秉承文化下乡、推动农村教育的理念,结合专业特色,集中优势打造支教品牌。迄今为止,数理系已在安徽省肥西县刘河小学积累了八年的支教经验,收获了当地百姓的一致认可。“十四载薪火永相传,心不变阳光支教路”。中文系阳光支教团队致力于在贫困地区进行的爱心支教,十四年来,中文系“三下乡”实践团队牵手庐阳区廻龙桥社区和山南镇陡岗社区,三地共建,关爱留守儿童;与六安市新安镇合作,开展精准帮扶留守儿童工作,当地领导高度赞扬了我校志愿团队。

十二年挥洒爱心课堂,电子梦坚持志愿希望。电子系自2005年连续十二年在林店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十二年暑期光阴,志愿者如期赴约 ,爱心公益课堂十二年来,共有500名孩子接受公益培训,参与的大学生志愿者达2000人次。志愿者们通过他们的爱心和无私的奉献,让孩子们特别是贫困家庭、留守儿童能在这里度过一个美好的假期,让社区孩子不再“放养”,已将电子系爱心课堂打造成合肥北部独具特色的暑期爱心公益品牌课堂。

大学生环保协会利用暑期社会实践对合肥市的母亲河——南淝河污染状况开展一系列的调研,并汇总数据提供给环保部门作为参考,曾以《踏访南淝——探究南淝河环境的变迁与现状》报告获得省优秀调研课题奖,并受到新安晚报报道。七年来,环协对南淝河的上、中、下游进行全面调查取样,期间成员徒步走在布满杂草的河道两边,与当地居民沟通,在调研中不惧危险,以专业知识和社会责任感来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团委 学生 王怀爽 各团队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