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产品收益率“跌跌不休”

19.01.2016  11:08

     随着2015年的5次降息,银行理财收益逐渐出现下滑,而进入2016年以后,收益率更是大降。银率网统计数据显示,1月2日至1月8日,共有812款人民币非结构性产品发售,平均年化预期收益为4.32%,较之前一周下降0.11个百分点。而苏州市面上,预期年化收益率6%以上的银行理财产品也基本看不见了。理财师则提醒市民要注意调低心理预期。
  商报记者晓牧杨敏

  “股票不好,想把手上的闲钱买点银行理财吧,收益率又太低。”最近,市民许小姐把投资在股市里的资金全都拿了出来,想买点理财产品,打听了一圈,产品收益率都在4%左右。“也就前年各种‘宝宝’那点水准,真是有点不甘心啊。”看了好几家银行的理财产品,许小姐还是没下定决心买啥。
  同样郁闷的还有顾先生。“我去年买了5万半年期的,倒有6%以上,前不久到期了。想想现在利率低嘛,我也不要求再有个6%了,有个5%左右我就觉得蛮好了,可没想到,现在5%以上的产品动不动就要几十万了。我这个5万的‘小额’就买不到了,
  真是不开心的。”
  而对于理财产品收益低,银行理财师用一句网络流行语来应对:“宝宝心里苦,但是宝宝不说。”
  据了解,因为多次降息,目前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整体处于较低水平,保本型产品的收益率大都在3.8%-3.85%,低风险型产品的收益率要稍微高一些,国有商业银行在4.0%-4.5%之间,中小商业银行在4.5%-5.0%之间。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共有182家银行发行了60798款理财产品,2014年178家银行共发行60911款理财产品。从发行总量、各类型产品发行量占比、各期限产品发行量占比方面看,2015年与2014年相比并没有显著变化。但从收益率角度来看,作为发行主力的人民币非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在2015年整体上呈下跌趋势。
  但也有理财经理告诉记者:“虽然现在银行理财产品整体收益率偏低,但很多市民从资金安全角度考虑,还是会选择这种理财方式,保本型产品仍然比较受欢迎,虽然保本型产品的收益率与其他类型相比更低,但是风险也低、收益也相对稳定,毕竟规避风险才是市民理财时考虑的第一要素。”

  某国有银行理财经理告诉记者,2016年货币政策仍将相对宽松,从趋势来看市场利率将继续走低,这也将导致理财产品的收益继续走低,但跌幅应该会比2015年下半年有所收窄。
  业内人士表示,银行理财在一季度可能会开始新一轮的收益率下调,因为在资产端收益率持续走低加上存量高息资产持续到期的情况下,银行理财不仅在边际资金上已经亏钱,如果再过一两个季度不下调理财收益率,整个理财池子都面临亏损的风险。
  理财经理提醒,在目前的市场行情之下,投资者也要调低自己对于收益的心理预期,不要盲目追求高收益,对于当前大热的一些信托和P2P理财产品要谨慎购买。保守型投资者还是可以考虑选择银行理财,因为高收益也就意味着高风险。银行理财产品也分很多类,收益有高有低,市民可以根据自身的财务情况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今年的投资宜早不宜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