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未来”走进京东 解读大数据驱动下的变革

24.03.2016  16:39

  在物联网、云计算的推波助澜下,2016年迎来大数据应用的爆发期。毋庸置疑,我们正生活在逐渐被大数据掌控的时代,如何理解这种大数据驱动下的变革?

 

  2016年3月19日,第十四期“理解未来”讲座走进京东集团总部,特别邀请卡耐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教授邢波、京东集团CTO张晨与京东集团技术副总裁赵一鸿、IBM中国研究院总监苏中和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副研究员朱军,就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如何改变生活联袂进行深度解读。超过400位嘉宾挤满了京东的报告厅,他们也与演讲嘉宾进行了热烈的互动讨论。

 

  在开场的主旨演讲《为人工智能装上引擎》中,邢波为了便于大家理解,特意一改往日讲技术干货的风格,以登山为比喻,从人工智能的源头细说人工智能的历史变迁。

 

  对于当下异常火爆的人工智能领域,与大数据又将会有怎样的联系?邢波认为,要用好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将是最主要的分析手段。预计在未来计算世界,人工智能计算和机器学习会占全球计算资源上计算任务比重的80%到90%,所以有必要对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所需的计算框架和操作性框架重新设计。他表示,算法也需要数据、工程的支持。前不久围棋领域人机大赛是一个技术的里程碑,展示了人类社会的力量和功能,我们要以欢迎的、平常的心态来接受。“在有限规则、特定任务下,机器超越人类的水平只是时间问题,人工智能的目标不是用来代替人类,而是人与机器的有机共存。”

 

  张晨的观点也代表了京东的客户观:“顾客和商家一定要实现双赢,单赢永远不会长久。以京东的个性化服务、推荐搜索为例,要真正把服务做好,不是对所有人都提供一样的产品,而是根据每个人习惯、收入和家庭等因素,度身打造能够陪伴每一个人的产品。”正是大数据使这一切成为可能。对于京东和张晨而言,大数据不仅能降低成本、提高用户体验、创造价值,最重要的是“还能够给用户带来品质生活”。

 

  赵一鸿在他的演讲中则更多地从技术角度为大家描绘了京东大数据的发展现状及对未来的展望。他认为,在商业战略性、决策性上,人工智能完全可以达到专业人士的水平甚至是更高。

 

  苏中在演讲中表示,IBM研究部门一直在做很多技术思考。我们很大的任务是要看未来技术发展、产业发展,怎么改变这个世界。对于大数据,他认为,“数据一个是人产生的,还有就是传感器、摄像头不断的产生数据。这些数据可能带来帮你的企业提供更好的预测。IBM硬件、软件、服务都做,去年只有一个题目就是DATA。我们的计算能力比以前强了,还有大量的数据帮助算法,数据本身带来了很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