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环卫工人闫从田:愿得一人脏换来万家洁

11.12.2014  00:13

  闫从田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自小养成了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品质,也是左右邻舍公认的勤快人,特别是在环卫工岗位上,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不计报酬的良好品质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

  闫从田本来是解放社区志愿者一员,每次社区组织志愿者活动时,他都是积极参加,看到邻居家有什么忙需要帮助,他总是伸出友爱之手,所以,当环卫工岗位需要他的时候,他毫不犹豫答应了。

  刚开始从事环卫道路保洁时,他凭着诚实、勤奋、吃苦耐劳的精神,很快融入到了工作中。从事一线保洁工作4年多来,别人不愿干的脏活、累活,他总是争着干、抢着干,靠着这股劲头,他熟练掌握了道路保洁工作技巧,扫帚怎么再加工扫得更干净,更耐用;碰见大堆的垃圾堆怎样更快的处理;遇见乱扔垃圾的人怎样劝说;更重要的是用什么来定期清洗果皮箱外壳让它一直保持整洁,小街小巷每天哪个点会有人乱扔垃圾?这些小事,他也喜欢研究和琢磨,一心总是想着让这个城市变得更美。

  干好这项工作不仅要有充沛的精力,而且还要拥有做好本职工作的强烈责任心,他在工作中总是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工作,团结同志,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每次自己的责任区清扫第一遍结束,他就骑着三轮车,手里拿着垃圾夹子,一路走一路捡拾垃圾,到其他小区和路段看看有没有需要帮助的地方。无论是烈日炎炎的盛夏,还是滴水成冰的寒冬,每天就是手不停、脚不住的一遍遍地清扫、保洁,对路牙阴沟、边角等清扫过程中易产生的盲区,总是进行彻底清扫。他说,扫好每一段路面、清理每一处死角,按照一级路面的要求,清扫做到六净,保洁做到六净,才是我们工作的标准。所以,他每天第一个到岗,最后一个离开,如遇恶劣天气或路况较脏等特殊情况时,他干完手中的活还继续留在路面上帮助他人。

  年近六十的他虽然每天从早晨到夜晚忙忙碌碌一刻不闲,可是他总是不在脏和累面前说一个不字,工作起来每天总是乐呵呵的,在他嘴里常常说的一句话是:宁愿自己累一点,只要路面干净了,大家都不乱丢东西了,就值得了。

  “马路天使”是人们对清扫保洁工人的美誉,但是“晴天一切身灰,雨天一身泥”的这种重复而又繁重的工作,却又使人望而却步。然而很多人却看不起这份工作,解放五大街和中原路是环境卫生工作的核心地段,人流量大,车辆多,情况十分复杂。有一次,他刚刚扫干净中原路,一个妇女在马路旁一边走一边嗑瓜子,瓜子皮扔得一路都是,闫从田看到了就上前去劝说,路刚刚扫干净,你嗑的满地瓜子皮多不好看。可是妇女根本不听,嘴里骂骂咧咧的照旧边走边嗑,在一旁的路人也都看不上去了替环卫工人抱不平。直到众人指责下,那名妇女才不好意思停下了。他说像这样的事每天都会发生,可是他仍旧会每天坚持去做,因为只有坚持才会有效果。

  还有一些突击性的工作任务,对于闫从田来说是经常的事,也从不见他叫苦叫累。去年冬天一个下雨天,巡逻人发现不知是谁把建筑垃圾倒在解放小区的入口处,非常影响居民出行。于是,闫从田在接到任务时,天还是下着大雨,一是没有雨衣,二是没法打伞,三是路面很滑。可是,任务来了,不能拖。一车、一车、又一车……一连拉了十几车垃圾以后,路面已经泥泞不堪,在深夜一点的时候,车子掉进了垃圾场旁的沟壑里。黎明时分到家时,他已经成了一个泥人……

  正是闫从田同志多年来干工作来吃苦耐劳、踏实肯干,认真负责,社区的大事小事,总是第一时间想到他,让他干活最放心。他个人负责的路段和小区,也是包片责任人最放心的小区,并且先后受到了上级领导多次表扬。

  闫从田同志以自己的辛勤汗水换来了城市的整洁,在平凡的岗位上,以实际行动展示了环卫工人顾全大局,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和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用汗水浇注了城市的美丽。

  作为一名环卫工人,他是平凡的,从不引人注目,也不被一些人看重。然而,他坚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用自己的一身脏,换来了万家洁净和城市美丽。每提起闫从田,小区杨老师总是说,“社会上要是再多几个像他这样的环卫工人就更好了!他真是无愧于城市美容师的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