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读者将百件玩具送给随迁儿童 活动持续到六一节

29.05.2014  12:10
导读:本报昨日发出为“迁徙小鸟”送玩具的号召后,引起很多读者的热情回应——小朋友献出了最珍爱的玩具,打工女送来她省钱买下的绒绒熊,合肥好多人都走在“送玩具”的路上……“我们也在继续呼吁志愿者们捐玩具。”志愿者武金刚说,他们想把这项活动一直做到“六一”。

志愿者们将热心读者捐赠的玩具送到孩子们手中。

孩子们在演出。

志愿者们在整理玩具。

为了把两箱新玩具送到“迁徙小鸟”手中,郑文德老人顶着烈日来到本报描写的“迁徙小鸟”一条街上,寻找着“小鸟”们所在的幼儿园。本报昨日发出为“迁徙小鸟”送玩具的号召后,引起很多读者的热情回应——小朋友献出了最珍爱的玩具,打工女送来她省钱买下的绒绒熊,合肥好多人都走在“送玩具”的路上……

读者热情比气温还高

昨日中午,气温高达30多摄氏度,在高新区打工的周士楠女士吃完午饭就一路摸索着、花了两个多小时来到本报。记者见到她时,她被晒得发红的脸上全是汗珠。周女士微笑着递给记者一个纸包,并没有多说话就走了。纸包里除了一袋绒绒熊,还有一张便条——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有一些小朋友是随着父母打工,到处漂。我是一个打工的,没什么钱,希望小朋友们会喜欢我送的玩具。

在合肥一家单位做接待员的丁女士,昨日也挤出吃午饭的时间来到本报,把一辆新脚踏车递给记者,又赶紧回到了她的岗位。

更多的玩具直接被送到本报报道的滁州路社居委和三里一村社居委红星幼儿园。合肥志愿者之家的志愿者武金刚和孙吉国把志愿者们捐的玩具和书籍装在一辆车上,送到红星幼儿园时,白发苍苍的郑文德老人正满头大汗地打听着幼儿园的地址,为了给孩子们送玩具,他已经顶着烈日找了三家幼儿园。

百余玩具有了新主人

昨日,在滁州路社居委,7岁的“迁徙小鸟”昕昕特别开心。因为她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芭比娃娃。

昕昕在两岁的时候,双耳就失聪了。几年前,昕昕妈带着女儿从长丰来到合肥。“早上上幼儿园,下午就到康复中心,很辛苦。”昕昕妈说,女儿虽然听不见声音,但会模仿别人的肢体语言,并跳出各种精彩的舞蹈。为逗妈妈开心,懂事的昕昕经常会给妈妈跳上一段。“她很少跟我要玩具,可有次看到店里卖的有跳舞动作的芭比娃娃,就不愿意走路了。跳舞的芭比娃娃多像我家的昕昕呀。可我们的钱要给她做康复用,芭比娃娃又那么贵。”

昨日,昕昕的愿望实现了,家住百花井的张乐薇小朋友一大早就把心爱的两个芭比娃娃交给妈妈,带给昕昕。昕昕收到张乐薇的礼物后,把芭比娃娃抱得紧紧的,一刻也不愿松开。

当好心人的百余件玩具送到红星幼儿园时,小朋友们正在举行“庆六一”活动。脚踏车、绒绒熊、跳棋、积木、变形金刚……各种玩具堆成了小山。孩子们的表演结束后,在阵阵掌声中,杜校长和老师把玩具都分发给他们。一个小男孩接到一辆小车时,怯怯地问:“我能试着坐一坐吗?”

送玩具持续到“六一”

滁州路社区和三里一村社区的一些“迁徙小鸟”收到了玩具,但还有一些孩子没分到。不过这只是暂时的,合肥的其他好心人还在继续努力。

西园小学五(四)班的刘老师告诉记者,她把“迁徙小鸟”的故事讲给班里的同学听了后,每个学生都想捐出自己的玩具。“现在我们收集到的玩具都有两大麻袋了。”刘老师说,他们很快就将这批玩具送来。

“我们也在继续呼吁志愿者们捐玩具。”志愿者武金刚说,他们想把这项活动一直做到“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