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传统文化热,别只停留在荧屏
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最爱是中华》刚刚落下帷幕,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就紧随其后播出,完成了这类节目在荧屏上的接力。自去年以来,《汉字英雄》《中华好诗词》等多档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轮番登场,使传统文化通过大众传媒,以一种更轻松的姿态走进人们的生活,也让更多人重拾对中华文化的热情。
日前,在《最爱是中华》担任嘉宾的河南大学教授、文化学者王立群,做客人民日报、人民网《文化讲坛》。传统文化类节目有何利弊,如何让传统文化与日常生活结合得更紧密?且听王立群的讲述。
——编者
电视节目让传统文化轻盈、活泼起来,但刚刚起步
去年是中国电视节目的一个转折点,以汉字、成语、诗词为内容的电视节目数量突然井喷,这是一个好现象。
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的面比较广、比较宽,综合性很强,比如在录《最爱是中华》时,一集里面涵盖了从上古到近代,从历史到文学、语言文字等方方面面的知识点。这种形式,适合如今阅读碎片化的网络时代。而且,相比于我此前录过的演讲式的《百家讲坛》,这类节目的观众参与性更强,海选、导师制等娱乐化手段的引入,也让传统文化轻盈、活泼起来,加强了观赏性。这种互动,有利于普及传统文化。
我很高兴得知,看了这类节目后,有人开始读《史记》了,有人“捡起”了学生时代痴迷过的古诗词,这便是文化传播的带动效果。这类节目还有一个意义在于,它像一个放大镜,让人们看到当下社会成员的传统文化素养到底是什么状况。多看看这类节目,或许可以帮助官员在制定关于推广传统文化的政策时、帮助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更切合实际,更对症下药。
这种文化传播很有意义,但要做好,其实很不容易。我在大学教了几十年书,学生有考试压力,只要你讲得好,一般都愿意听;而且他们的知识储备水平基本不相上下,课比较好讲。而电视节目作为大众传播,由于年龄、职业、文化积淀等多方面因素,不仅参加节目的选手水平差异大,观众的口味也大相径庭。考题设计得深一点还是浅一点?偏重于历史人物,还是古诗词?有的节目娱乐性太强、专业性不足,怎么调配?目前,传统文化类节目还处于起步阶段,节目水平参差不齐,这些难题的答案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
多数人传统文化知识比较零碎,急需系统性读本
我们的国家需要有人、有电视台来做这类节目,这体现了一种社会担当。但通过大众传媒让传统文化走进千家万户只是一方面,在提高曝光率之后,如何使传统文化深入人心,还需多方合力。
在录《最爱是中华》的时候,我最大的感触是,有的选手对知识点的把握是靠死记硬背,这是不对的。习得中国传统文化不能靠突击,应该是一种细水长流的学习。放大到整个社会层面,目前系统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比较少。大多数人知道一些古诗词、了解一些历史人物,对中国古代的儒家、道家、法家只知道个大概,知识比较零碎。
这与学校的教育方式有关。最近,教育部出台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要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我认为,当务之急是推出一套系统性的传统文化读本。
在教学中,我发现,大陆的传统文化教育,缺少一套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一以贯之的系统性读本,这就和台湾等地拉开了距离。传统文化也不都是精华,哪些糟粕需要剔除?时代日新月异,哪些经典值得我们今天再去研读?从小学到大学,如何步步为营、循序渐进?系统性读本的编著需要解答这些问题。这项工作,高校教师或者传统文化的研究者,可以多出力。
此外,传统文化不仅指四书五经、经史子集,也包括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如果传统文化热仅仅停留在荧屏上,或教材上,这种回归也是比较肤浅的。对于很多人来说,最远的距离就是从说到做。学习传统文化,重要的是要知行合一,并在日常生活中得以应用。比如在酒桌上多想想成语“移樽就教”,这教导人们在饭桌上不要光拼酒吹捧,而应该多向他人请教。再比如,如今中国正迈入老龄化社会,子女当常思“风树之悲”,在精神、物质各方面及时尽孝,莫等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要让传统文化“活”起来,需要重新定义其内涵与外延
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密集推出,并且反响不俗,这种“回归”具有时代意义。为什么当下我们要重提回到传统文化?
一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资源十分丰富,而且独一无二。就世界文明史看,能够延绵几千年而不中断的,中华文明是一个很罕见的例证,这是我们的优势。中国的影响力不仅仅体现在政治经济上,更应体现在文化上。以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把中国文化传播出去,是中国得到世界认可、尊重的关键。
此外,传统文化曾是中国老百姓的“信仰”,但这种“信仰”因为各种原因而不断被削弱。丢掉了传统使得人们价值观混乱,没有敬畏之心导致底线不断降低。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但社会问题不少,道德滑坡、人际关系恶化、环境污染……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传统文化日渐式微。在社会转型时期,回归传统文化,有助于引导社会心态。这是基于现状提出来的,也是迫在眉睫的。
有人疑惑,中国传统文化在农业文明中孕育发展起来,近些年中国社会变革巨大,在工业化、互联网化时代,传统文化还适用于我们这个时代吗?事实上,在新时代,主流价值观与优秀的传统文化紧密相关,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的土壤正是当下的社会生活,只是它的内涵与外延需要重新定义。例如,并不是所有传统文化都要传承,比如守丧尽孝的礼仪,如丧服、丁忧等,在当代早已不适用了,但孝敬父母的传统仍然有巨大的生命力;再比如,贵贱尊卑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当下,强调贵贱尊卑的传统文化应当被摒弃,但尊老爱幼仍然是我们要大力提倡的传统美德。
采访整理与栏目统筹:
本报记者 巩育华 (责任编辑:刘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