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开库:在特高压建设舞台上“挑战不可能”

13.05.2019  16:26

   王开库:在特高压建设舞台上“挑战不可能”

  安徽网络广播电视台4月13日讯(记者:江维、刘潇雨)  在电力系统,说起王开库,许多人都很熟悉,也很敬佩。记者近日来到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的送变电工业园,寻找“江淮工匠标兵”王开库。

  王开库今年42岁,记者见到他的第一印象是特别的亲切,中等身材,身着行业工作服,朴实、阳光。他和记者边聊天,边带记者来到以他名字命名的“王开库劳模创新工作室”。

  走进工作室,印入记者眼帘的是王开库和他团队所建工程的照片,以及所取得专利的图文介绍,还有各种获奖证书。聊天中记者了解到,至今他已牵头创立了10多项行业工法、取得了2项发明专利和19项实用新型专利,以及40多项科技创新管理成果。

 

  王开库现任安徽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的特高压项目经理。自2011年年初以来,王开库就一直在特高压建设的舞台上“挑战不可能”。那时我国特高压输电项目的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发展迅猛。这让王开库几乎每到一个项目,都要面临各种“挑战”。

  2015年,王开库带领团队远赴位于宁夏自治区的±800千伏灵州换流站。当地自然条件异常艰苦,各项技术难题摆在王开库面前。到了冬天,最低气温将近零下30度,试验仪器无法承受,想要它在这种恶劣环境下正常工作根本不可能。王开库想到,如果专门定制一套在极寒天气使用的试验设备,成本很高,何不研制一套适应于西北极寒地区的保温设备。于是,他和他的团队克服种种困难,最终自主研发出一种用于继电保护校验仪的保温箱,成功解决了这项难题,并申请了专利。这项发明获得2019年中国电力建设协会QC进步一等奖。

  王开库说:“ 对于我们来说,创新更多的是解决问题,只有问题解决才能推动工程,创新的过程也是对以往的总结,为以后更高效的工作提供一种方法 。”

  特高压迈出的每一步,都闪现着“创新驱动”的灵光。

  2017年7月,王开库带队出征被称为电力行业“珠穆朗玛峰”的±1100千伏古泉换流站,这是目前世界上施工电压等级最高、输送距离最远、输送容量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工程。

  在这次工程中,王开库和他的团队负责安装和调试的设备总价值70多亿。王开库告诉记者,仅测试信号这一项工作,就有14250个数字量信号、9530个模拟量信号回路需要测试核对。每个信号测试都要做4、5次,总共需要十几万次的测试。

   “反复做、换人做、反复检查,用不同样的人、不同样的仪器做,交叉互验。”“不断的完善、不断的提升,这就是工匠精神,追求极致就是这样。”

  在极致中提升,就是本着这种精益求精、不断革新、不断超越的工匠精神,面对这样庞大的工作量,王开库带领工人们做到了零缺陷、零误差,成功挑战了“不可能”。

  王开库说:“ 古泉这个工程在国内国际没有,没有现成的规范,这就需要我们在施工的过程中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创新、不断的提高,这个工程中我们要不断的形成一些施工方法、行业标准、企业标准,作为以后建设纲领化的文件。

  没有经验可循,就自寻出路。为应对现场的施工、调试任务,王开库顶住压力,孜孜不倦,和他的团队一起加班加点,仅措施方案及作业指导书就有43份,共1845页,以标准A4打印纸500张一包计算,相当于近4包打印纸的厚度。

  就这样,王开库一边带着团队建设,一边在熟练掌握的基础上大胆创新。首次实现了控制保护室的“无尘化”安装,设计出阀厅升降车“雷达防碰撞系统”、“一体化环境监测仪”等设备,这些发明、创新使得工程运转更加高效。

  通过不断的自主创新,实现了特高压工程的“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  ”。截至2018年12月31日,经过500多个日夜的攻坚克难,这座世界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的特高压换流站已实现了双极全压带电,进入到最后的系统调试阶段。

  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精一行。王开库所从事的特高压工程,是世界最先进的输电技术,能够实现清洁能源在世界范围互联互通、优化配置,是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重要基础,在“一带一路”合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0年来王开库耕耘电网建设一线,足迹几乎踏遍祖国大地,用他的话说,城镇郊区、沙漠戈壁、山野雪原都是我们战斗过的地方。夏练三伏,冬练三九。王开库从1998年入行,已累计6000多天在工地,2011年以来,将近3000个日夜在特高压工程现场。他先后参加的上百座变电站和5座特高压换流站的建设,所有工程均一次性投运成功,先后获得国家优质工程金奖、银奖和鲁班奖。他也因此曾入围2018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候选人,获得过“安徽省劳动模范”、“国家电网公司劳动模范”、“华东电力工匠”等荣誉称号。

  面对各项荣誉和成绩的取得,王开库很谦虚。他更深知,创新不是一个人的事,“独行快,众行远。”创新要有好的团队,心往一处使,劲往一股拧,凝聚团队力量,才能使创新的步伐走的更快、更远。

  2013年开始,王开库就逐渐从“师带徒”、“传帮带”向团队建设优化,充分发挥“比、学、赶、帮、超”的作用,牵头成立“青年创新创效工作室”、“王开库专家创新工作室”、“劳模创新工作室”,积极投身培训工作,将个人学习、进步、提高转化成团队的力量。

  王开库说:“ 作为一名建设者,我们也觉得非常的光荣,也很自豪,也赶上了一个好的时代,才能让我们把这种改革精神、奋斗精神和创新精神,融入到电网的建设当中。今后我们还继续守正创新,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上,和我们的团队一起,追梦前行。

[ 编辑:江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