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特约评论】做有历史担当的好老师

09.09.2015  18:11

      第31个教师节即将到来,我们向全校广大教师致以热烈的节日祝贺,对你们长期以来勤勉工作、无私奉献,为学校建设和发展做出的积极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前几天,我国举办了盛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追昔抚今,今日中国之成就,令世人瞩目,国人倍加骄傲。难忘的记忆将我们又拉回那个战火纷飞、民族存亡的年代,东南医学院的爱国师生筚路蓝缕,矢志不渝,部分师生奔赴抗日一线开展救护,部分师生克服困难坚守教学,虽百死一生,但不坠报国之志。在14年的抗战中,“东南”师生用自己的满腔热血和历史担当,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光荣传统,深刻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安医大人,积淀成为推动学校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薪火相传,绵延不绝,历久弥新,愈发鲜明。

      数十春秋,几度风雨。在新的时代,一代又一代安医大人接续传承下来的光荣传统焕发出崭新光彩,勇挑重担、敢为人先的历史担当依然在肩。奋力实现校第七次党代会提出的“两个一百年”的“安医大之梦”的奋斗目标,始终呼唤着我们当代安医大人不曾卸下的历史担当。

      国家的发展需要我们的历史担当。当今世界,日新月异。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席卷全球,国与国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国家的综合实力取决于人才储备的广度和深度。我国正处于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过程中,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高校担负着为社会、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大历史责任和使命。作为一校跨两业,承担着高等教育和医疗卫生两大民生行业的重任,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提出建设高水平医科大学的大担当、培育百千万良医的大责任、服务人民群众的大情怀,无不彰显出我们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作为教书育人的高校教师,我们应该自觉秉承大学的使命,以立德树人、造就良医为根本任务,“德高才能为师,学高才能为范”,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理想信念、学术道德、教书育人、仁爱向善上做好表率,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自觉肩负起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争当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学校的发展需要我们的历史担当。当前,学校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也是我们建设高水平医科大学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机遇和挑战同在,我们与一些部委省共建高校的差距还很大,改革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改革是推动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办学活力,建立健全现代大学制度,完善内部治理体系。学校要发展,教师是关键。作为办学治校的主体,广大教师要充分激发主体意识,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内生动力,统一思想认识,积极参与学校全面深化改革的全过程,将改革的成果渗透到教学实践、科学研究、管理保障、医疗服务、文化引领等各个方面,努力形成“学校发展我受益,我与学校共奋进”的生动局面,为建设高水平医科大学携手并进,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远航。我们正阔步走在建设高水平医科大学的大道上,面对党和政府的重托、人民群众的期盼,我们必须凝心聚力,锐意改革,敢于担当,共谋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我们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