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东县牌坊回族满族乡用物联网技术种菜卖菜使农民“腰包”鼓起来

03.06.2016  14:37

 

肥东县牌坊回族满族乡成立于1994年10月,全乡以回、满、汉三个民族为主,是全省唯一的多民族乡和全市唯一的民族乡。现辖13个村(社区),总人口4.4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村5个,少数民族人口约5700人,一直保持着良好的民族风俗和传统文化,先后被团中央、国家民委和全国青联授予“全国各族青年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奖”、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合肥市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

 

近年来,该乡用物联网技术种菜、卖菜,蔬菜卖出安徽、卖向全国,以物联网为代表的现代科技,给这里的传统种植业插上了翅膀,深刻改变着这片土地上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让这里的农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牌坊回族满族乡民族村大棚蔬菜生产基地面积已发展到3000多亩,占全村总耕地的85%,蔬菜产量近1.6万吨,产值近5000万元,亩均产值近1.6万元。2015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逾16000元,其中蔬菜产业的收入就占到近70%的份额。

 

      由本地人创立的合肥诺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安徽省内第一家通过会员制进行产品配送的有机蔬菜生产基地。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张彤向记者介绍,他们的菜主要卖给上海、南京、义乌、宁波、杭州等地区的会员,相对来说,省内的客户不多。目前公司的客户群里拥有500多家会员。除了私人定制、个性化定制、单品预订外,诺伊公司还推出了微信商城,让客户拿起手机就能买到这里的菜。

 

      物联网技术掀起“智慧农业”潮,轻点鼠标就能实时掌握大棚里的蔬菜长势;拿起手机就可以远程控制温度、光照度、滴灌等设备,物联网的应用,促使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跨越转型。在牌坊乡安徽珺岄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园区内的中央控制房内,轻轻一点鼠标,监控室内的大屏幕上不停地变换着各种数字指标,显示着大棚内的温度、湿度等数值。珺岄生态是牌坊乡的又一家本土“明星”企业,在肥东率先使用先进的农业物联网技术,创造出蔬菜最适宜生长的温度、湿度、土壤状况等,在其示范引领下,当地越来越多的菜农放弃传统耕作方式,投身到农业物联网的科技浪潮中,如今,牌坊乡涌现出“智慧型”蔬菜基地数十家,大棚种植面积超过8000亩,实现了科学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