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日行10里手绘“滨湖地图”

15.05.2014  18:07
摘要 : “哎哟,我就画着玩的。”昨天,头发花白的朱家鹏拿出用报纸包裹好的“地图”,展开给记者看。在这张手工绘制地图上,滨湖所有在建和规划的道路、建筑以及河流都能找到。这是76岁的朱老每天步行10里路,花费两年半的时间绘制的。

  “哎哟,我就画着玩的。”昨天,头发花白的朱家鹏拿出用报纸包裹好的“地图”,展开给记者看。在这张手工绘制地图上,滨湖所有在建和规划的道路、建筑以及河流都能找到。这是76岁的朱老每天步行10里路,花费两年半的时间绘制的。
  
  这张长约50厘米、宽80厘米的地图上,被朱老用黑色签字笔细致地标注了滨湖目前有名称的所有道路、河流和建筑物,北至锦绣大道,南临巢湖畔的环湖北路,西起合安高速,东到义城。而已纳入规划未建或在建的道路、项目则用铅笔用虚线标注,地铁一号线特地用鲜艳的红色标出。
  
  画虚线的区域待建成后,则会及时“更新”为实线区域。
  
  在建项目沿线的道路也成了朱老每日步行的重点,“一般过七八天就要走一次,不然就跟不上施工进度了嘛!”
  
  “刚开始就想着了解家周围的情况,现在我有了更多的想法咯!”说起绘制滨湖地图,朱老很健谈。
  
  朱老老家在淮南,他和比他小一岁的老伴都是中学物理老师。2011年,为了在外地工作的子女探亲方便,老两口落户滨湖世纪社区春融苑。
  
  小区道路、世纪城周边、徽州大道……从2012年开始,朱老的步行范围逐步扩大,每天的步行路程扩大到5里左右时,他愈发感觉不到劳累,便加大了行程,逐步扩大到现在的每天两次步行,共10里路左右,“最远的几次,大概走了十七、八公里。”朱老说,他有一次从南京路出发,走包河大道,经过安兴路、安盛路、徽富路,折回紫云路,一直走到康园小区,全程近18公里,两个多小时完成。
  
  因为方向感和记忆力好,加之大学学物理专业时有制图基础,白天走过的路,晚上就在地图上画出来。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目前这幅颇具规模的地图。
  
  “滨湖新区挺好的,现在都成了我们的第二家乡了。”朱老的老伴汤奶奶笑起来,说希望和朱老能用脚步见证整个新区的建设,“建到哪一步我就在地图上画到哪一步,到最后肯定很美。”朱老补充说。(稿件来源:合肥在线)

责任编辑: 杨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