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芜:在乡野读懂文学

05.07.2014  18:41

  周德钿先生七十岁了。最近安徽歙县文联《紫阳》编辑部为纪念其从事文学创作五十周年,出了一期由新安画坛名家王德祺先生组织编写的专辑。一个从大山里走出来的草根作家,为什么竟会有如此的“待遇”?

  在当下还不十分富裕的乡村基层,依然有许多人选择了文学创作这条清贫之路。这群人并不富有,但是腹有诗书,内心高贵,如蜜蜂采蜜一样坚持在文学的园地里辛勤耕耘。尽管我们身边不乏用金钱的标准来衡量文学创作价值的人,甚至认为文学创作沉闷无聊、不务正业,但他们在内心依然保持着对文学的热爱,享受文学美妙的思想、愉悦的感受以及内心欢快的纯粹。正是有了乡野里这些“不务正业”之人,文学的梦想才会不断开花。

  周德钿就属于这类“不务正业”之人。他的文学创作涉及的门类很多,有小说、诗词、剧本、散文等等。他创作的丰厚,他在文学上积蓄的能量,他丰富的想象力,让人不禁对他的成长之路充满好奇。然而,在偶然拜读了周德钿母亲姚莲花创作的《兄妹对歌》后,我忽然意识到,真正培育他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应该是他的母亲。《兄妹对歌》中这样唱道:“妹:满山小麦正扬花,叫一声哥哥快回答:你是要作风儿吹,还是要当雨儿下?兄:雨打麦花难结果,风摇小麦麦粒大;愿作春风阵阵吹,不作霪雨天天下!妹:满山黄豆正起鼓,叫声哥哥快回答:你是要作风儿吹,还是要作雨来下?兄:风吹黄豆难起鼓,雨打黄豆豆粒大;愿作夏雨淋又淋,不作旱风天天刮!妹:麦靠风来豆靠雨,哥哥真是大行家!兄:麦靠风来豆靠雨,风调雨顺乐哈哈。”瞧,多么生动活泼的艺术!这艺术的产床,是生活,是劳动!这样一位对生活、对劳动、对艺术充满热爱充满丰富感受力的母亲,自然也将这样的“细胞”遗传到儿子的心灵中,才浇铸了周徳钿这棵文学之苗。这苗又经过五十年的春风夏雨,终有了今朝的一树繁花。

  在这个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可以将昆曲《牡丹亭》用光影镭射制作出原景现场,可以将西洋歌舞《猫人》打造成三维四维立体空间,更可以把芭蕾舞《天鹅湖》用3D技术打造成一部现代高科技歌剧。可是,还有谁在执著地守望、关注着文学这一清贫的家园呢?当我们重新翻阅周母的《兄妹对歌》,也许有人会认为它们不够优雅,或者太过天然,然而这种最原始、最质朴的情感表达恰恰是我们所缺失的,也是弥足珍贵的。它让我们读懂了文学的土壤与根芽。

  文学,是塑造灵魂、品质的金字塔,是历史的方言版本,更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篇章。我们热爱它,尊重它。读懂了乡野里的文学,也就读懂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根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