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科技精准扶贫显成效

05.05.2017  23:50

为深入贯彻落实滁州市委市政府脱贫攻坚会议精神,确保如期实现全市脱贫的目标和任务,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安排部署,滁州市科技局结合自身实际,发挥部门优势,扎实推进全市科技精准扶贫工作。截止到2016年底,滁州市55名科技扶贫特派员共开展实用技术培训6447人(次),共实施科技扶贫项目35项,建立科技示范基地5个;引进示范推广新品种50个(项),新技术12个(项),解决实际科技需求113个;服务带动贫困户275户,超额完成预定目标任务,初步探索出卓有成效的扶贫工作思路和模式,科技精准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为加强组织保障,市科技局及时成立了市科技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以局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局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有关科室负责人和各县(市、区)科技局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加强对科技扶贫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协调,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农社科,抽调相关人员,负责日常工作。市科技局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抓好各项任务实施,确保各项科技扶贫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是细化分解任务,加强考核管理。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市科技局积极领会贯彻,在衔接省科技厅的实施方案及征求多方面意见基础上,及时研究制订了《滁州市科技特派员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将目标任务按年度细化分解到各县市区、各部门。一方面,实施方案明确力争在2018年底,为全市的123个贫困村每村选派配备1名科技特派员,实现科技服务对贫困村的全覆盖。同时,制定2016到2018年的推进计划,并通过“建立科技特派员服务制度、以科技项目为载体、科技人才支持计划、建立科技专家智能库、加强科技培训”等五大措施保障科技扶贫工作的顺利实施。另一方面,强化科技特派员管理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德、能、勤、绩”4个方面。考核办法参照《安徽省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绩效考评办法》和《滁州市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管理暂行办法》执行。

三是了解贫困现状,指导选派需求。各县(市、区)在充分了解各贫困村的贫困户数、需求产业、需求专业的情况后,自下而上,填报了《贫困村科技特派员选派需求统计表》,我局通过对需求的统计汇总,共列出需求123项,多数涉及水产、畜牧养殖业和种植业。我局会同有关专家,对相关需求进行了研究讨论,将由针对性的对贫困村进行科技帮扶。

四是深入摸排需求,精心选派人员。组织各县(市、区)推荐上报《贫困村科技特派员选派表》,并对人员进行了针对性的筛选,根据各村需求,最后从150多名科技特派员中精心挑选了55名作为第一批的科技特派员进行选派,按照计划3年将选派123名科技特派员进行科技扶贫。被选派的科技特派员普遍具有较高的素质和技能,深入农村、企业生产第一线,大力宣传农业科技,围绕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开展技术指导、技术培训等工作,使农业生产率、资源利用率等都得到有效提高。同时,结合科研院所转制和农业院校体制改革,整合科技力量,按照精干、高效、集成、联合的原则,建立行业科技服务团队。

五是强化项目支撑,加大资金支持。与市财政局多次沟通协调后,我局决定每年从科技经费中划出1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科技扶贫,并保持逐年递增状态。根据“一村一品”每年实施科技项目4-5项,重点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特色农产品及生产基地,提高特色种养业技术水平;支持与贫困地区农民合作社或直接与贫困村建立利益联接机制的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以及直接吸纳贫困人口就业的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为产业脱贫、就业脱贫提供科技支撑。

六是实施人才计划,开展科技创新。2016年,已选派10名省级计划科技人员到“三区”(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中的定远县提供科技服务,并给予工作经费18.2万元,开展农村科技创新创业工作。依托省科技特派员培训基地等培训机构,为定远县“三区”贫困县培养20名科技服务人员和农村科技创新创业人员。选派的“三区”科技人才,将围绕受援地支柱产业的科技需求,提供公益专业技术服务。同时,鼓励科技人员带着技术和项目进村入户,以技术入股等形式领办创办专业合作社或农业企业,推进农村科技创新创业,并为受援地培养本土科技人才。

七是创新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优势。在科技扶贫中,滁州市鼓励科技特派员自主创业,自发经营,自我发展,坚持市场引导和市场机制,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让科技特派员这一新生事物在市场机制环境中自我成长。创新建立“农民+科技特派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专家大院+企业”产业化经营模式,进一步整合多项产学研合作机制,实现机构组织无缝高效对接,进一步增强灵活性和实用性,更加充分的发挥科技特派员的既懂技术、也熟悉政策和市场的复合人才优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