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工商局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

23.05.2018  15:06

  滁州市工商局将商事制度改革作为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先手棋”和“当头炮”,协同作战,持续攻坚,扎实推进,积极打造“四最”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

  一是简政放权,有效破除阻碍创新发展的“堵点”。推进“多证合一”。2014年,滁州市工商局率先在天长市开展“多证合一”改革试点,打响了全省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第一炮,为我省全面铺开“三证合一”“五证合一”和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在巩固和扩大“三证合一”“五证合一”改革成果基础上,去年9月1日,在全省较早发放“五十六证合一”营业执照。目前,全市共办理“多证合一”营业执照1.1万张。建设网上办事大厅。积极推动审批服务事项办理由实体窗口向网上办理延伸,主动与市网信办对接开展网上办事大厅建设,成为首批网上办事大厅上线运行单位。目前,共有78项工商业务可在网上办理,最大化便捷企业办事。全市通过网上办事大厅办理名称预核准登记2600余件,设立登记1500余户。同时,在天长试点推行注册登记全程电子化,于去年5月发出全省首份“便携式电子执照”,受到省工商局充分肯定。开展政企银企合作。与建行、工行、农行、中行、光大、浦发、农商行等7家银行签订合作协议,将注册登记服务延伸至合作银行网点。针对企业注册中关键的银行开户时间问题,积极协调市人行,全力压缩流程,办理时限从5天降到1天。针对光大银行等股份制银行网点少、服务不便捷等问题,积极推动购置终端一体化自助服务设备,启动在银行网点现场出证业务。目前,很多工商户和专业合作社在乡镇银行网点即可办理营业执照。

  二是放管结合,逐步扫除市场秩序监管的“盲点”。参与信用体系建设。认真贯彻落实《滁州市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实施方案》,全面开展市场主体年报公示和公示信息抽查工作,市场主体年报信息和抽查信息及时归集到全国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并向社会公示。与市信用办、发改委、网信办等部门密切协作,实现注册登记信息即时上传“信用滁州”网站。目前,共有104万条市场主体登记信息通过“信用滁州”向社会公示。开展“红黑榜”发布。制定《滁州市工商局“红黑榜”信息发布工作方案》,将“守合同重信用”企业、驰名商标企业等恪守诚信者列入“红名单”,将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查监测中连续3次不合格的市场主体、“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发布的十大典型案例企业等失信违法者列入“黑名单”。通过公开发布诚信红黑榜,让全社会通过褒扬诚信、惩戒失信,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社会环境。全面建成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按照“全国一张网”建设要求,2014年10月全市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建成使用,归集了全市各类市场主体的基本信息、年报信息、抽查信息、处罚信息、行政许可信息等信用信息。目前,全市工商系统正扎实推进2017年度市场主体年报公示工作,内资企业、外资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年报率分别达到57.25%、73.08%、87.55%和83.44%,均暂居全省前列。全力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积极承担市政府交办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改革任务,市直29家行政执法单位全面建立“一单两库”,开展“双随机”抽查实现100%全覆盖,改变了过去“想查谁就查谁”“想怎么查就怎么查”的随意监管方式。在省直5部门联合开展的10项不定向抽查工作中综合排名全省第一,在省商事制度改革联席会议组织的考核中位列优秀等次。

  三是优化服务,主动消除影响干事创业的痛点。拓展商标申请渠道。滁州商标受理窗口于2018年1月30日正式启动运行,滁州市商标申请人不必再赶赴北京、合肥、芜湖等地,在家门口就可以办理商标注册申请业务,有效节约了商标申请人的时间、人力和成本。窗口设立以来,吸引了众多商标申请人及企业关注,共接待商标咨询120多人次,办理商标注册申请67件。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坚持“品牌强市”战略,着力培育、打造一批品牌度高、消费者认可的滁州品牌。今年2月,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全椒龙虾”注册成为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这是继“天长龙岗芡实”“定远池河梅白鱼”“明光绿豆”“滁州贡菊”之后,滁州市荣获的第5件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为滁州对外宣传的名片。推行“最多跑一次”。积极推行“容缺受理”制度,对于连续3年无不良信用记录的企业或个人,申请人具备基本审批条件,申请事项中主要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缺少非主要材料或材料存在缺陷、瑕疵的,工作人员一次性告知需补正的材料、时限和超期处理办法,申请人承诺在时限之内补齐材料,可以先行受理、先行出照。

滁州市工商局多举措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滁州市工商局积极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工商局
安徽:商事制度改革激发创新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徽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