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工商局“加减乘除”破解发展难题

29.02.2016  17:07

  为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滁州市工商局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发挥职能优势,主动作为适应新常态,运用“加减乘除”法,加大企业扶持力度,解决企业发展难题,提振企业发展信心,促进滁州经济健康发展。

  在品牌融资招商引资上做“加法”

  一是加大商标品牌战略。围绕“供给侧”和“调转促”改革确定的重点产业,实施商标品牌升级工程。开展专业品牌基地建设,加强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工作,开展省级专业品牌基地建设。推动产品“制造”向“创造”转变、“滁州品牌”向“安徽品牌”“中国品牌”升级,打造一批“专精特新”的成长型企业。 2016年目标是新申报认定2件中国驰名商标,新认定安徽省著名商标20件以上,抓好3个专业品牌基地培育。

  二是加大融资渠道保障。资金链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通过开展股权出质登记、商标专用权质押和动产抵押登记,充分利用“守重企业信用增信融资模式”和浮动抵押、最高额抵押、反担保抵押、融资租赁等形式,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解决企业融资难题。2016年助企融资目标金额50亿元。

  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主动融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制定出台服务招商引资若干措施,集全局之力确保完成招商引资任务。2016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目标2亿元。

  在登记注册减负增效上做“减法”

  一是简政放权推进登记便利化改革。企业名称核准再简化,实行企业登记电子化,推行电子营业执照,简化住所登记,简化小微企业注销程序,真正实现工商登记注册便利化、高效化。

  二是简化程序实行商事制度改革。巩固提升“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先照后证”和“证照分离”改革,做好登记衔接工作,严格履行“双告知”职责。

  三是“减”负增效。实行免征企业注册登记费和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费不动摇,执行办证办照“零收费”不动摇。禁止在工商登记、年报等业务窗口收取会费,禁止利用监管、执法等职权代收会费。规范中介组织经营行为,积极配合做好行业协会、市场中介组织服务和收费行为的清理整顿。

  2016年市场主体发展目标:全市新增私营企业5000户,个体工商户17000户,家庭农场850家。

  在服务提效科技创新上做“乘法”

  一是“乘”倍服务提效。服务发展是工商部门第一要务,服务发展永远在路上。该局充分发挥工商部门注册登记、市场监管、消费维权、培育商标、工商干部与非公经济密切联系等相关信息数据的优势,形成“立体化”扶持微企发展的服务平台。开展“大数据工商”建设,对信息数据进行纵横分析,定期向市委、政府提供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消费维权等方面情况的分析报告,为市领导开展经济决策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使“死数据”变成“活资源”,提升工商部门服务经济发展“信息参谋”能力。强化信用监管,完善信用记录和信用档案,强化联合惩戒,加快推进经营异常名录库、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库建设,建立跨部门信息交换机制,实现市场监管无缝衔接。

  二是“倍”增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企业生存之王道,是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的力量倍增器。工商部门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为主、科研院所积极参与”的原则,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工作,帮助实体经济获得更大的核心竞争力。

  在为企排忧作风转变上做“除法”

  一是排忧解难做“除法”。充分考虑企业合理诉求,除去民营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排除企业后顾之忧。指导供水、供电、金融、保险四大热点行业企业规范经营行为,确保企业用上“公平电”“公平水”“公平款”。牵头协调建立政府领导、工商牵头、园区管委会等相关行政职能部门参与的行政维权联席会议机制,在苏滁产业园和承接产业示范园设立维权工作站,形成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的强大合力。

  二是“除”去市场竞争违法行为。加强重点领域市场监管执法,围绕民生热点,重点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群众反映强烈的假冒伪劣、侵犯知识产权、不正当竞争、网络市场欺诈、虚假广告宣传、侵犯消费者权益等领域违法行为,加大执法力度,为优势企业发展腾出空间,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三是“除”去务虚陋习转作风。加大思维作风转变,打造实干型机关,着力夯实队伍履职尽责基础,开展“工作规范年”活动,建立完善科学的考核指标推行责任清单管理,强化问责追究,压紧压实“两个责任”,切实加强法治建设、队伍建设和作风建设,杜绝庸政懒政怠政和不作为、乱作为,树立勤政、务实、高效、廉洁的工商部门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