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太平湖水下考古正式开始 多座古村镇淹没在湖底

14.10.2015  07:08

10月11日,安徽水下考古调查项目在黄山区太平湖水域正式开启。本次调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合作实施的内陆水域水下考古项目,为期20天,分为水下声纳探测和潜水员下水考古两个部分。

太平湖是安徽省最大的人工湖,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蓄水以来,水下淹没多处古村镇。这些古村镇布局基本没有受到现代化建设大潮的影响,更大程度上保留了明清时期的特征。

在其他地区的传统农耕文明消失将尽的今天,皖南古村镇可以说是中华文明在徽文化中的积淀和浓缩,为此水下皖南古村镇更具较大的发掘、保护和利用价值。

本次调查的目的就是要了解这些古村镇的分布及保存状况,摸清家底,进而为开展进一步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可靠的依据。

据《太平湖志》介绍,太平湖水下古村镇主要包括广阳城、秧溪街、龙门街、广阳桥等。明代前的广阳城城墙用土筑成,到了明代改成砖墙,建国初期一条西门大街,为石板路面。

广阳城很袖珍,广阳的老居民说:“衙门打屁股,全镇听得见”;男人说:“点一支烟可以沿城墙走广阳一个圈”;女人说:“一家炒辣椒,全镇人打喷嚏。”秧溪街有200多年的历史,是一条集贸商业街,街道宽4米,东西走向,一色青石板路面,分上街头、中街、下街三段,街两边排列着四五十家店铺,间有亭台楼阁、小憩凉棚,在西边上街头,引秧溪河三道堰之水,居民依溪而居,构成一条水街,别有江南小镇古朴韵味。广阳街附近有苏家祠、邵氏宗祠、弓背桥和八面佛等。

龙门街呈回字形,青色石板路面,在唐天宝12年太平设县治时是龙门乡的繁华地带,当时盛传“进龙门喜洋洋,出龙门泪汪汪。”(崔艳 记者 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