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合肥石碑刻反腐宣言 珍贵石碑文博会"露脸"

18.09.2014  11:56

“奉宪禁革”石碑

  借门彩不还,还假借公差滋事……一块两百多年前的清代石碑现身省城,将在即将开幕的文博会上与市民见面。与普通石碑不同,这块乾隆年间石碑不仅记录了当时“公务员”以公谋私敲诈商家的腐败行为,还明确表明反腐态度,“堵死”官员腐败渠道。

  清代石碑展现反腐决心

  在位于省城科学岛路附近的子木园博物馆,一间摆满石碑石刻的展厅正在紧张布展,作为文博会的分会场,19日起,这些出自不同年代的珍贵藏品市民将可以免费参观。

  在展厅最醒目的位置,一块一米多高的石碑格外引人瞩目。乍一看仿佛一块边缘略有破损的青石板,工作人员用湿毛巾轻轻擦拭碑面,布满整块石碑的碑文就显露出来。石碑最右侧刻有“奉宪禁革”四个大字,也就是这块石碑的碑名。

  子木园博物馆馆长谭丽娅告诉记者,奉宪禁革的意思是“奉行法令,革除不端”。专家根据碑文内容考证,这块石碑是乾隆四十六年,当时的“庐州府”所立,当时应该是立在官府门口,因此也算是政府的“反腐宣言”了。

  痛批官员强借百姓财物

  碑文内容详细记载了当时官员的腐败行为。

  谭丽娅介绍,碑文内容主要是说,雍正年间,一位丝绸店店主控告合肥县一官差胥后,借门彩不还,而且还假借公差滋事,“此种恶行明令禁止,刻石碑于衙署门外,以儆效尤。但是到了乾隆年间,又出现官差以办公为名借彩绸,非法截留不还,并以不同的废旧丝绸偿还,所以在乾隆四十六年又刻了石碑于衙署外。 ”

  谭丽娅介绍,碑文不仅记录立碑原由,还痛批腐败官员为了一点蝇头小利,使政府有所牵连,信誉受损。并且在碑文中明确,从此之后,无论公私,彩绸一律不准外借,商家如不遵守,按旧案处理,“可以说堵死了官员腐败的渠道。 ”谭丽娅说道。

  珍贵石碑曾被当垫脚石

  谭丽娅介绍,不少古代匾额都有赞扬官员为官清廉的内容,但这样反腐主题的石碑在合肥还是非常罕见。说起这块石碑的发现过程,也非常离奇,“大约两年前的时候,博物馆在三河收了一批青石板,是附近居民从河里捞上来的。运到博物院以后,我们才发现这是一块清代石碑,后来专门请专家研究翻译了碑文,更发现了它非凡的价值。 ”

  据介绍,当时一起发现的还有一块同治年间的清代石碑,碑名为“奉府县各意示禁”,是当时的庐州府合肥县所立,碑文上刻有“永远禁止开设烟馆聚众窝赌”的字样。根据碑文,这块石碑是同治十二年所立,也就是1873年前后。“两次鸦片战争之后,鸦片进入中国,这块石碑也表明了当时政府禁烟、整饬社会秩序的决心。 ”

六安市叶集区平岗街道文明实践活动纪实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安在线
滁州获批安徽历史文化名城
日前,滁州市获省政府批复,文化厅
严防纪律处分决定“打白条”
为切实维护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文化厅